0403花蓮大地震 專家:該區規模6以上約每10年一週期

今早規模7.2地震全臺有感,氣象署指出,該震爲921以來的最大震。記者曾學仁/攝影

今早花蓮外海發生的規模7.2地震爲921以來的最大地震,同時也是氣象署改制地震震度後首次達到6強的地震。專家表示,以花蓮外海的琉球隱沒帶來看,出現規模7以上地震的週期約百年,而規模6以上大約每10年就有一次,這次的「0403地震」也凸顯老舊房屋的都更勢在必行。

針對本次強震,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稍早指出,本起規模7.2震爲921發生後25年來的最大震,未來3天甚至還可能有規模6.5到7的餘震出現。而本次地震成因爲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底下,該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本就高。

臺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大學地震風險中心主任馬國鳳表示,以花蓮外海琉球隱沒帶來看,出現規模7以上地震的理論週期約百年,而規模6以上大約少於10年就有一次,規模6地震或許不會全臺有感,但規模6.8以上即使在外海也會全臺有感。

馬國鳳說明,2018年花蓮地震規模達到6.4,以臺灣的地質構造、條件和地震歷史來分析地震活動,花蓮地區出現規模7以上地震機會確實滿高的,回顧1986年花蓮外海地震造成臺北市許多建物的倒塌,這也是氣象局(現中央氣象署)開始發展地震預警和更多地震站的原因,「花蓮外海的地震對臺北的影響其實並不低,這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馬國鳳說,大家一直在預防隱沒帶大規模地震,本起地震還未達到預期中的最大地震。但對臺北市及其他都會區會有一定的影響,這也是老舊房屋要儘快進行都更的原因,過去20-30年的都更已經有效地降低這個地震帶來的衝擊。

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提醒,不只地震好發的東半部,2018年後至今地震活動偏低,西半部斷層累積的能量未能正常釋放,國內重要工業設施及鐵路運輸等絕大多數都在西半部,雖然大家對地震會有所擔憂,但地震帶來的能量釋放對減災會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