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人擠爆立院周邊抗議 心理師提醒:注意正常生活跟情緒波動

國會職權修法大戰,10萬人擠爆立院周邊抗議,相約28日再上街頭。心理師提醒,仍須注意正常生活跟情緒波動,當身邊人太激動,比起要對方冷靜,先給時間跟空間更好。記者葉信菉/攝影

國會職權修法大戰,10萬人擠爆立院周邊抗議,相約28日再上街頭。心理師提醒,仍須注意正常生活跟情緒波動,當身邊人太激動,比起要對方冷靜,先給時間跟空間更好。

民間團體24日號召民衆抗議立法院修法擴權,約10萬民衆走上街頭包圍立院,晚間12時平和落幕,民衆陸續散場,並相約28日再上街頭,公民排班、捍衛民主。

立法院會處理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場內藍綠激戰、場外民衆激昂,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藍挹豐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站在心理衛生健康觀點,樂見人民可以表達立場,但有時抗爭過程很激烈,有些人會過度全心全力投入其中。

她提醒有2狀況要注意,首先在表達政治立場同時,還是要顧及正常生活,另一個要注意的是情緒波動是否過大。

藍挹豐指出,那樣的情境本就容易勾起、牽動情緒,當情緒波動過大感到無法承受,或旁人看了覺得「怎麼會這樣」,尤其出現過於亢奮、易怒等反應,就要特別小心。

「很多人感受到的情緒不見得是亢奮,而是焦慮,甚至合併無望感。」藍挹豐解釋,有些人可能會認爲自己都特地上街頭了,爲什麼好像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當結果不如預期,情緒就比較容易焦慮低落。

她建議,如果情緒起伏頻率太高,超過自己可承受程度,或別人已經出言提醒時,對心理的負面影響較大,此時建議要稍微抽離情境;就算是沒有在現場的人,當資訊量已超過能負荷範圍,建議節制資訊蒐集,適度遠離、放空。

若碰到身邊有人過於激動,藍挹豐直言,人在激動時,往往聽不到別人講話,除告訴對方「冷靜一點」,接着在徵得對方同意下,給予拍背、不具攻擊性擁抱之類的安撫,比起一直要對方「冷靜」,先給一點時間跟空間,在安全的情境中冷靜,也許更有幫助。

藍挹豐強調,政治不應該成爲正常生活的全部,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學業儘量要按部就班,保持興趣活動、跟親友聯繫等,對自己的心裡衛生健康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