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外匯存底5675億美元 三大因素助止跌回升還創新高
中央銀行今(5)日公佈11月底止外匯存底金額爲5675.17億美元,較10月底增加64.38億美元,在孳息收入大月、非美元貨幣升值,以及因應外資大量匯入央行進場調節供需等三大力道加持下,外匯存底創歷史新高。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央銀行今(5)日公佈11月底止外匯存底金額爲5675.17億美元,較10月底增加64.38億美元,在孳息收入大月、非美元貨幣升值,以及因應外資大量匯入央行進場調節供需等三大力道加持下,外匯存底創歷史新高。同時,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市值及臺幣存款折計6051億美元,創今年以來新高。
央行統計,112年11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臺幣存款餘額共折計6051億美元,約當外匯底的107%,兩者均創今年新高,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表示,主要是因爲外資買超臺股,且持有股票市值增加所致。外資11月在臺股買超逾2000億元,淨匯入80億美元。
外資持有股票及債券、臺幣折計美元的金額,去年5月還曾經高達6290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15%,都比今年11月表現更加強勁。
我國外匯存底在今年7月以5664.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後,自8月開始連續3個月減少,直至11月止跌回升並再刷新高紀錄。11月外匯存底增加的三大原因,包括外匯存底投資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升值,以及央行爲維持外匯市場秩序而進場調節所收入的美元。
蔡炯明說明,11月是孳息收入大月,所以外匯存底投資收益增加;同時,美元走弱,使得非美元貨幣大多升值,換算美元后金額增加,臺幣11月升值3.71%,英鎊升值4.56%,澳幣升值4.54%,都比新臺幣升值幅度更大,加幣升值1.98%,瑞士法郎升值3.48%,人民幣升值2.77%,連長期弱勢日幣也升值了1.91%。
11月受到外資大舉匯入的影響,臺幣出現大幅波動,蔡炯民說,有幾天外匯市場波動較大,供需相對失衡,央行進場調節,提供較多臺幣穩定市場,換回美元,也使得外匯存底增加。
不過,央行表示,外匯存底今年11月的月增金額64億美元,並沒有去年11月月增金額90億美元來得高。
美元走弱與11月初的FOMC會議有關,市場解讀Fed官員談話認爲,今年底前應該不會再升息,美元升息循環已結束,因此美元11月明顯走弱,美債殖利率也回落,反映國際美元趨弱勢,大部分的貨幣都呈現升值。
央行統計其他主要央行外匯存底變動,已公佈11月外匯存底金額的除了臺灣以外,還有南韓3927億美元,月增38億美元,馬來西亞984億美元,印度5285億美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