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項行動發佈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階
6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印發《2024—2025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通知。據悉,《行動計劃》提出提升信用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統籌推進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等五部分17項舉措。有關分析指出,社會信用體系對於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次《行動計劃》中推動出臺《社會信用建設法》、加快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整合以及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等措施值得關注,既能爲企業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融資服務,也有助於提升民衆的信心和滿意度,推動市場健康發展。
法治化規範化不斷提升
“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度之一,對於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導意見,旨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規範化、法治化發展。《行動計劃》的頒佈也是國家在這一領域持續努力的體現。
據悉,《行動計劃》提出的第一部分行動就是提升信用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具體包括,建立健全信用法規制度。加快推動出臺《社會信用建設法》。推動省級信用立法全覆蓋。定期更新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和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推動已有設立依據的領域出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辦法,強化名單信息共享,提高名單的權威性和威懾力。規範信用信息查詢使用的權限和程序,依法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
同時,強化社會信用體系統籌規劃,出臺《關於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社會信用體系的內涵、目標、任務和制度框架;完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機制。推動解決重複賦碼、一碼多賦等重錯碼問題。進一步明確各類主體的賦碼權責,完善賦碼部門與國家代碼中心的數據共享與校覈機制。推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爲唯一標識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動態更新代碼庫。
王鵬指出,上述舉措旨在建立健全信用法規制度,推動出臺《社會信用建設法》,爲信用建設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這有助於構建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
地方融資平臺整合加快
在統籌推進信用基礎設施建設部分,根據《行動計劃》,將加快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整合。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市級、縣級設立的平臺不超過一個,整合後的平臺應當具有唯一名稱、唯一運營主體。將地方平臺全部納入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實行清單式管理。完善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標準體系和管理規範。
王鵬認爲,當前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存在數量多、分散、信息不互通等問題,導致融資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加快平臺整合可以提高融資服務的集中度和效率,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整合後的平臺具有唯一名稱和唯一運營主體,也有利於進一步加強監管和風險防範,保障金融安全。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意味着更加公平、透明的融資環境,有利於其健康發展。”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補充說。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整合後的平臺將主要帶來三方面利好,可以減少重複建設和信息孤島現象,提高信用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準確性;可以促進地方融資平臺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可以通過信用信息的共享和應用,幫助政府和企業更好地瞭解市場情況和行業發展趨勢,從而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實際上,針對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重複建設的問題,在此前發佈的《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中也作出了明確部署,據悉,各地區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平臺整合,有序做好資產劃轉、數據移交、人員安置等工作,確保整合期間平臺服務功能不受影響。
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再強化
除了加快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整合外,多名業內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行動計劃》提出的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部分也需要重點關注。
《行動計劃》明確,將圍繞企業登記、司法、稅務、海關、金融、知識產權等重要領域,健全落地數據共享機制,建立標準統一、權威準確的信用記錄。完善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工作協調機制,確保高效高質完成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清單任務,適時對清單進行更新,拓展歸集共享範圍。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開展信用信息共享質效評估。
同時,推動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開展數據挖掘和聯合建模,進一步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效能。開展“信易貸”專項產品試點。制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授權運營管理辦法。
推動信用便民惠企。鼓勵地方探索依託“信用分”拓展守信激勵場景應用,推動在醫療、托育、養老、家政、旅遊、購物、出行等重點領域實施“信用+”工程。全面推廣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組織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全力營造良好的營商和消費環境。
王鵬表示,通過強化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和應用,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提高市場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這既有利於企業作出更明智的決策,也有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
張玥進一步指出,從便企與惠民兩方面來看,這些舉措能夠爲企業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融資服務,降低融資成本,同時也有助於提升民衆的信心和滿意度,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程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