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軍進攻東北,若張學良堅決抵抗,30萬東北軍能抵擋住嗎?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蓄意炸燬瀋陽北部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路,反誣陷中國軍隊所爲,以此爲藉口,日軍軍隊突然襲擊中國軍隊駐地和瀋陽城。
由此,中國開始了十四年抗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東北軍統領張學軍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竟然不戰而退,讓日軍以極小的損失和最快的速度,佔領了東北三省。
每當看到這一段歷史,很多人會不禁發問:如果張學良堅決抵抗日軍,事情又該向何種方向發展呢?
說起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事件當中,日軍、張學良和蔣介石身處的情況和個人想法。
日本的侵略野心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由來已久。
日本原本是一個弱小的島國,近代之初也與中國一樣淪爲半殖民地,受盡壓迫。
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體量小、實力弱,這意味着改革的阻力也小,在一些開明人士的努力下,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的核心思想是向西方學習,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發展,成爲了當時亞洲少有的資本主義國家。
但問題在於,明治維新是一場改革,而不是一場革命。
改革往往意味着妥協和不徹底,過去近千年,日本一直活在軍人治國之下,軍國主義色彩十分濃厚,如今雖然進行改革,但軍國色彩依舊十分濃厚。
1894年,進行洋務運動的中國和明治維新的日本,打響了甲午中日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戰敗,簽訂不平等條約,賠付日本兩億兩白銀。
日本也是進行改革不久,經濟實力薄弱,但中國的賠付將日本從經濟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還爲日本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很多日本政客認識到:日本想要發展,就要向外擴張,而地大物博、實力孱弱的鄰國中國,顯然是最佳選擇。
自那以後,日本便對中國進行鍥而不捨的全方位侵略。
一戰中,日本作爲戰勝國,在戰後會議上提出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顯然是想要進一步侵吞中國。
然而,英美日三國都是協約國,但在戰後卻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在英美看來,快速崛起的日本會威脅本國家在東亞的利益。
再加上中國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終日本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同樣是戰勝國,英美法都撈取到大量的利益,而日本卻只收到了一些邊角料,自然不服氣。
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危機也接連不斷。
1923年9月1日,日本爆發了關東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光是人員傷亡就有十萬人,財產損失更是不可計數,整個東京都化爲了一片廢墟。
僥倖活下來的人們,很多也丟掉了自己的財產,只好選擇回鄉經營農業。
但日本大量進口農業物,經營農業也賺不到多少錢,社會上的無業遊民數量始終居高不下。
1929年,經濟大危機席捲了全球,各資本主義國家首當其衝,日本被推到了經濟崩潰的懸崖邊上。
在這關鍵時刻,日本有兩條路可走:社會主義和法西斯主義。
如果選擇前者,那就加強政府的管控,提高工人待遇,實行民主政治。
這一條路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經濟大危機中蘇聯經濟不減反增,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衰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遺憾的是,社會主義要求建立的是共和國,但日本是一個君主制國家,他們不可能爲了進行革命而廢除天皇;
社會主義不信神不信教,但日本爲了控制百姓思想,有所謂的“神道教”。
總而言之,日本並沒有適合社會主義紮根的土壤。
恰恰相反,日本本身就是一個軍國主義的國家,和法西斯主義的核心精神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因此,日本一步步走上了法西斯主義國家。
在經濟大危機中,法西斯主義要求侵略其它國家來轉移經濟矛盾,而日本最主要的目標顯然還是中國。
1927年,信奉法西斯主義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會議通過了《對華政策綱要》。
在綱要中,田中義一提到:“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蒙滿。”
可見其侵略中國的第一步,便瞄準了中國東北。
在日本的秘密準備下,多次製造與中國軍隊的摩擦,最終在1931年9月8日挑起了“九一八事變”。
由此觀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由來已久。在這幾十年裡,日本對中國有了充分了解,在決定侵略中國東北後,也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九一八”事變前的張學良
反觀中國東北方面,張作霖雖然一直在刻意培養張學良,但從來沒想過讓他過早的掌權。
然而,很多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樣美好,尤其是充滿戰亂的民國時期。
張作霖雖然依靠與日本合作,成爲了奉系領導人,並且鞏固了自己對於東北三省的統治地位。
但張作霖打心底裡,是一個愛國軍閥,在國家和民族大義上,向來是寸步不讓。
隨着和日本合作的深入,日本提出了很多對東北不利的條件。
張作霖看出了日本侵吞中國的野心,拒絕了日本的要求。
日本十分不滿,在他們看來,張作霖就是個恩將仇報的小人。
因此關東軍策劃了“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直接炸得重傷,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
張作霖死後,奉系羣龍無首,急需一個人來接替張作霖的位置。
作爲奉系軍閥裡資歷最老的人,張作相併沒有自己稱王的想法。
在他看來,張作霖經略東北這麼多年,在東北三省官兵裡地位頗高,自己上位無法服衆。
因此,在經過細緻考察後,他接回了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回來執掌奉系大權。
由此可見,張學良其實並沒有經歷足夠的磨鍊,他還是如同張作霖羽翼下的雛鷹。
因此在上位後,張學良的依賴性十分嚴重。
例如,張學良面對繼續依靠東北三省割據,還是歸順國民政府,顯得十分猶豫不定。
最後還是在張作相的諫言下,張學良才下定決心改旗易幟。
一個適當聽從他人建議的領導者,是一個好領導,但一味聽從他們意見則會沒有主見。
這種依賴性的性格,也爲後來九一八事變埋下了伏筆。
除了依賴性,匆匆上任的張學良還有另一個缺點——認知的侷限性。
早在1921年,張學良便去過日本參觀,他先是看了軍隊演習,又看了日本工廠,最後看了風土人情,這些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張學良感慨道:“日本沒有老百姓,全是軍人。”
這次參觀,讓他對日本的實力產生了極大的敬畏。
在當時的他看來,未來若是中日兩國,中國只有舉國抗戰,纔有戰勝日本的可能性,僅僅依靠東北一隅是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罷了。
這個思想,也一直被他延伸到“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的抉擇
從1929年開始,日本關東軍便有意在東北三省製造摩擦。
到了1930年以後,摩擦的頻率越來越高,令張學良很是擔憂。
他向蔣介石彙報了這一情況,蔣介石也很快給了答覆。
在電報中,蔣介石說道:“若發生全國排日運動,恐被共產黨利用,對中日紛爭會更加紛亂,故須抑制排日運動,宜隱忍自重,以待時機。”
“萬一日本進攻,東北軍不可進攻,也不可抵抗,以免事件擴大,處理困難。”
意思很明顯,對蔣介石來說,日本不是他最大的威脅,中國共產黨纔是。
“欲攘外先安內”,把共產黨解決掉也不遲。
其實,此時的蔣介石也抱有對國際聯盟的幻想。
一戰結束後,根據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各國共同組建了一個世界性組織——國際聯盟,用於維護世界和平,地位類似於如今的聯合國,而當時的日本正是國際聯盟的一員。
蔣介石認爲,日本若是真敢侵略中國,國際聯盟也會下場調節,阻止日本,自己可以專心對付中國共產黨。
張學良收到電報後,也十分無奈,只好對東北各地區官員說:“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萬方容忍,不可與之抵抗,致釀事端,即希密令各屬切實注意爲要。”
張學良也有自己的心思,一個是出於他性格的依懶性,他選擇了聽從蔣介石的話,另一個則是出於保存實力的需要。
張學良畢竟年輕氣盛,心中總是對稱霸全國有着一些心思,而手中的奉系軍隊則是他最大的倚仗。
蔣介石都說不要與日軍交鋒,若是自己擅自與日軍交戰,蔣介石也必然不會施以援手,反而會坐山觀虎鬥,畢竟張學良掌握的軍隊,對蔣介石也是一大威脅。
日本在東北軍和蔣介石那裡也安插了間諜。
很快,蔣介石的電報和張學良的態度,便被日本所知曉,最終策動了“九一八”事變。
在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下,日本以極低的損失佔領了東北三省。
東北軍能否抵擋日軍的進攻?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若張學良堅決抗日,能否抵禦住日軍?
答案是可以阻攔日軍步伐,但並不能打消日本侵略中國的計劃。
在當時,奉系在遼寧駐紮有六萬人,吉林有八萬人,黑龍江有五萬人。
而在關內,還有之前參加中原大戰的七萬人,加起來有近三十萬。
而日本的關東軍不過派了一萬人,便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東北三省。
單看關東軍這一萬人,即使日軍戰鬥力再強,若是東北軍反抗,自然也不能讓他們佔領東北三省。
但正如前面講述的那樣,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準備自然不僅只是這一萬人。
日本國內早已秘密訓練軍隊,甚至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
此外,那一萬關東軍,把守住了東北三省一些重要的交通線路,與中國東北接壤的朝鮮半島則早在1910年就被日本佔領,成爲了日本的殖民地。
若是關東軍進攻受阻,日本也可以第一時間向東北加派兵力,東北被佔領依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但是,這並不能成爲張學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理由。
若是張學良,第一時間阻擋住日軍步伐,必然會打擊日軍侵略中國的囂張氣焰,讓日本重新評估中國的實力,不會在1937年就向中國發起全面侵略,中國就有更多喘息的機會。
或許也可以拖到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而不用孤軍奮戰數年。
而且,由於日軍進攻突然,東北軍的不抵抗也爲日軍留下了大量武器。
據戰後統計,光飛機就被日軍搶走了二百六十二架,至於諸如輕重機槍、手槍步槍等常規武器,則更是不可計數,這些武器後來都被日軍用來進行侵華戰爭。
因此,若是張學良奮起抵抗,雖然東北被佔領的結局不會改變,但勢必會極大地有利於後續的抗日戰爭。
無論“不抵抗”政策,是張學良出於何種原因執行的,他的罪責也是無法開脫的。
所幸的是,張學良也在之後認識到了錯誤。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
促成了全國抗日局面的形成,這也算是一種將功贖罪吧!
參考文獻:
馬良玉《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對日政策評析》
新浪網《張學良視野下的九一八事變》
鳳凰網《重讀抗日戰爭之十二:張學良是九一八事變最大的罪人》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