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開始實行的“改革開放”:改革了什麼?開放了什麼?

1977年,鄧公重回中央後不久,便發現當下國民經濟的發展模式已經趨向僵化,工農業生產力遲遲提不上來,生產關係也有退化的風險,必須要立即進行改革,否則肯定會鬧出大亂子。於是乎,1978年,在鄧公的主導下,黨中央下定決心,要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改革”與“開放”是兩個對立統一的方面,其中前者是對國內而言,後者是對國外而言。“改革”的重點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分別是農業和工業,以農業爲例,自50年代開始,中國農村一直實行的是集體制度,所有人一起勞動、一起創造價值,等到秋收之後,交完公糧,再平均分配所得。

這一政策起初發揮了奇效,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生產力,反哺了工業,幫助人民政權渡過了青黃不接的時期。但進入到70年代,人民公社顯然已經與時代脫節,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糧食產量倒退的情況。後來,安徽的十幾戶農民冒着巨大風險,私底下分田分地進行“大包乾”,由此開啓了農業發展的新時代。鄧公覺得“大包乾”是符合農民利益的,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因此力排衆議,決定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一舉打破了日趨僵化的農業體制。

至於改革的工業方面,主要集中在對國企的改組上。有一些國企因爲缺乏競爭力,經營情況已經非常不好了,全靠國家財政在“供養”,這給國民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鄧公爲了扭轉這一情況,決定對國企“動手術”,要求一些經營狀況不佳的國企進行股份制改革,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到經營、管理中來,藉以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另外,鄧公還鼓勵非公經濟發展,出臺了諸多政策支持個人、集體開辦工廠,活躍市場,增加就業崗位,吸納社會多餘勞動力。

而“對外”主要集中在“招商引資”上。衆所周知,發展是需要本錢的,中國當時剛剛經歷了動盪,社會秩序遭受到嚴重破壞,國家財政十分緊張,根本拿不出錢來支援各地的經濟建設。於是鄧公便將相關權力下放到地方,讓各級省、市政府自行出臺政策招攬外資“借雞生蛋”。

不過由於當時國內的思想還比較保守,有人一直揪着“引資”這個問題不放,比如強制要求中外合資創辦的工廠管理層一定要是中國人,而且外資的佔比不能超過49%,確保中國對於這些工廠有絕對的控制權。這讓一些外國企業家很是不理解,於是他們便放棄了投資的想法。

鄧公得知此事之後,專門下達了指示,廢除了這一規定,同時督促有關部門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充分維護外資的權益,給外國企業家們注入一針強心劑,讓他們能安心、放心的來中國投資、發展。

對外開放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深圳市的建設,當時鄧公準備承接香港的產業轉移,但廣州距離香港太遠,想要跟着香港吃經濟紅利頗有些不便,於是鄧公便決定在香港的旁邊新建一座城市,取名深圳,並接連派遣數名得力干將前往深圳市主政。

起初,深圳在發展過程中開創性的執行了很多新政策,這些政策有利於發展,但有些違背公有制原則,因此在黨內遭到了激烈反對,黨內有些同志甚至直接發函給廣東省委以及深圳市委問責,廣東、深圳一時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但好在鄧公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着深圳,葉帥也數次鼓勵深圳的主政官,讓其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不要畏首畏尾。

最終,在數代人的推動之下,深圳實現了崛起,一躍成爲超一線城市,發展勢頭直追上海、廣州,是我國的高新產業彙集地。後來,海南、福建等地也借用深圳的成熟經驗,因地制宜繪製了自己的“開放”藍圖,藉着新時代的春風扶搖直上,走向繁榮和興盛。

現如今,改革已經過去了40多年,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帶有自身特色的市場經濟體系,東部、中部、西部互相幫扶,逐步擺脫了貧窮的困境,老百姓們也吃到了不少紅利,物質生活逐漸充裕了起來,精神上也非常富足。隨着改革進一步深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人民必將實現共同富裕,而中華民族也實現偉大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