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輛便宜236萬!韓國首都圈「電動公車」逾半中國製
美國加州展出的中國產電動雙層巴士,車身寫有「100%電動」字樣。(圖/路透社)
韓國環境部近三年爲推廣無公害汽車,針對首都圈(首爾、仁川、京畿)電動公車實施補貼,而享有補貼的公車卻有超過一半爲中國產。韓國《朝鮮日報》分析,中國產電動公車因造價低、售價低廉,再加上政府補貼,成功掌握韓國市場。
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至2023年首都圈新登記的電動公車共4448輛,其中2503輛(56.2%)爲進口車——雖然分類統稱爲進口車,但其實全部來自中國。其餘1945輛(43.8%)爲韓國產電動公車。
《朝鮮日報》指出,中國產電動公車普及的主因正是價格低廉。中國使用磷酸鐵鋰(LFP)電池,比使用鎳鈷錳(NCM)的韓國電動公車每輛便宜約1億韓元(約新臺幣236.2萬元)。 LFP電池價格雖便宜但難以回收,電池壽命耗盡後大多直接廢棄,而NCM電池因高價原料可以回收,回收率更高,但產品本身價格也更高。考慮到回收率,NCM電池顯然更環保,但地方基於「增加無公害汽車數量」的要求,不得不選擇售價更低的中國產品。
此外,環境部的補助也推動中國產電動巴士的增加。2021至2023年,環境部發放2857億韓元電動車補助,其中1454億用於採購中國產電動巴士。有人因此批評,環境部推高中國電動巴士的價格競爭力,但就貿易規範而言上很難對特定國家的產品實施差異化補貼。
電動公車也有替代品,即大部分零件均爲韓國本地生產的氫能巴士,但液化氫充氣站普及速度緩慢,地方政府只得暫時選購電動巴士。然而,部分地區已將電動車補助改爲氫能車。環境部也表示,考慮到電池回收利用,將向搭載的電池回收價值更高的電動巴士發放更高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