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票房前景不容樂觀啊

區長平時除了喜歡聊院線電影外,也很喜歡聊票房,有時候甚至更喜歡聊後者——因爲影片好壞是件非常主觀的事,很難有絕對標準,而票房成績相對而言就客觀、簡單多了,只需考慮片子賣不賣座就行。

本文源於前兩天知乎上的一個問題:2024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能超過 2023 年,恢復到 2019 年的水平嗎?

我的回答自然是不看好的。

2023年度全國電影總票房549.15億元,城市院線共服務觀衆12.99億人次。

更多具體的數據我就不去找了,說個大概的印象吧——

去年的總票房其實是低於預期的,本來暑期檔後,上頭和市場從業者們都信心滿滿地想要衝一下600億,結果國慶檔太拉胯,又被潑了盆冷水,最後幾個月上了一堆新老片子也提振不起來,最終落位在549億+的水平,這和2019年超642億+的成績有較大差距,更關鍵的是觀影人次下降,院線電影由盛而衰的大趨勢沒有變。

仔細觀察2023年的票房情況,就能對今年的票房前景有一個大概的判斷了。

1、好檔期越來越重要。

去年最好的兩個檔期,無疑是短期爆發力強、節後還能走長線的春節檔,以及更富持久力且容量更大的暑期檔,前者誕生了《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兩部40億+的巨無霸,後者也擁有《消失的她》、《孤注一擲》、《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等成績出色的賣座片,相比之下,其餘的幾個檔期基本都啞火了,倒是跨年檔意外有個不錯的票房,但總體影響不大。

放假時間多、觀衆們有觀影剛需,是春節檔和暑期檔影片能夠大賣的重要原因之一。

2、好萊塢電影大面積退潮,國產電影占據大半江山。

去年國產影片年度票房460.05億元,佔總票房的83.77%,甚至超越2019年的411.75億元,創了歷史新高。

去年國內院線引進外國片也算是盡心盡力了,《奧本海默》、《芭比》、《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等全球賣座的大片熱片全都上映了,可票房成績也有目共睹,完全“跟不上國際市場的表現”,反倒是國產片,在講本土的故事的同時,還能依靠優秀製作、真誠態度、精準炒作等條件獲取高票房。

有了以上兩個條件,再去猜今年的票房表現,就有個大概的標尺了,即:重要檔期裡能不能有足夠吸引觀衆的硬菜(種子選手)。

到我寫這個答案之前,2024年春節檔正式定檔只有兩部片子,《熊出沒之逆轉未來》和《紅毯先生》,前者是春節檔“名作之壁”,表現穩定、屢有驚喜但缺乏絕對統治力,後者聽風評感覺又不是很理想……到現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檔期都還沒更多電影定檔,這是露怯的表現,我實在樂觀不起來。

而就算把之前網傳的幾部片子加進去,比如《熱辣滾燙》、《第二十條》、《飛馳人生2》等等,也不是很夠看,觀衆們的域值在不斷提高,尤其去年出現了球2這樣“來自未來”的神仙大片,後來者的處境就更尷尬了,哪怕是被許多人詬病的《滿江紅》,那也是老謀子歷久彌新的行活啊……

2月份春節檔這場硬仗要是沒打響亮,今年的總票房就別想了。

再說暑期檔等其他更加長久的時間段,引進片能有怎樣的表現就先不考慮了,今年最受關注的好萊塢電影全部都是續集、前傳作品,諸如《沙丘2》、《瘋狂的麥克斯前傳》、《功夫熊貓4》、《小丑2》、《死侍3》、《角鬥士2》等等,觀衆基礎本來就弱,再疊加進口片如今的頹勢,即便全都能順利引進上映,其票房成績也不會是決定性的。

所以只能看國產片自己的表現了,算來算去,能指望的就只有《哪吒之魔童鬧海》和《封神第二部》這兩部賣座電影的續集了……別的呢?

另外,去年一些電影市場的亂象和負面情況,比如重宣傳輕質量的“詐騙電影”、投機取巧粗製濫造的現實題材電影和翻拍片等等,它們一時爽了之後欠下的債,也得由今年的新片來還,別小看了這個debuff,觀衆老爺們有時候就是這麼難伺候。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總票房好不好,最終都要看有沒有足夠多好看、優秀、有話題性的電影,我現在看衰2024年的票房成績,是因爲實在沒見到幾部有爆款相的片子出現,而且前幾年的庫存片在去年年底也上得七七八八了,今年可用的子彈會比想象中更少。

當然了,剛開年就說這話可能有點兒早,但信心是要靠事實填充的,現在的我只能給出比較悲觀的預期……

作爲一個有近20年影院觀影經歷的老觀衆,我當然希望電影院的生意能一直紅紅火火做下去,但形勢如此,很難讓我樂觀——但願我再次被打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