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券商有望實現“返身向上” 機構:證券行業基本面迎來騰飛契機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彭水萍

今年來,A股市場的走勢經歷了兩輪V型反轉,尤其是9月下旬啓動的這輪行情可謂一掃此前的陰霾,讓市場預期得以扭轉。在此背景下,證券行業返身向上的拐點逐漸清晰,而此前表現疲弱的經紀、兩融業務將直接受益於市場的回暖。

事實上,在今年前三季度,證券行業在自營、資管、國際業務等核心領域都不乏看點,其中資管業務規模實現止跌回升,過半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資管業務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此外,國際業務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上半年多家頭部券商的海外業務營收佔比有所提升。

在業務創新上,今年來,圍繞財富管理新趨勢,行業創新在ETF場景策略、產品組合、智能交易工具、投顧服務體系等方面多點開花。此外,在投行等業務上也呈現出不少值得關注的新動向。

展望2025年,主流機構對證券行業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中信證券近日發佈研報指出,隨着資本市場改革持續落地,證券行業基本面具備騰飛契機。

自營、資管等業務成亮點

今年三季度末以來,A股經歷了顯著的牛熊切換,從近期披露的三季報來看,證券行業業績的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收窄。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整體實現歸母淨利潤1034.5億元,同比下降5.9%,較今年上半年降幅收窄了16個百分點。

同時,投行業務也受到了IPO放緩的影響。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整體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217.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8.4%。

相比之下,業內各公司自營業務今年來出現一定分化。不少券商通過第三季度自營業務的發力實現了前三季度業績增速同比由負轉正。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合計567.2億元,同比大增174.5%;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實現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8%。

據某券商行業研究人士介紹,今年上半年,券商的固收自營規模持續增長,三季度規模有所回撤,“大家的策略都在不斷更迭,信用債在換久期,利率債在做波段。”權益自營方面,據悉,今年OCI高股息投資在業內受到了較多認同。

另外,資管業務規模終於止跌回升,前三季度不少券商資管收入同比增長。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中,有25家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南京證券、財達證券、西南證券、首創證券、國信證券、西部證券、東吳證券、國聯證券、國元證券、長江證券等10家券商同比增幅超過50%。有分析認爲,這主要是因爲固收類產品放量,尤其有公募牌照的資管子公司起量較快。據國信證券統計,在權益市場波動背景下,券商資管加大固收類產品的佈局,固收類資管規模佔比從2023年末的80.48%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82.29%。

今年來,國際業務則是券商行業的另一個亮點。上半年,多家頭部券商海外業務的營收、營收佔比有所提升。比如,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國際實現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66%。

行業基本面具備向上契機

今年國慶假期前後,適逢行情火爆,各券商爲了搶抓業務機會,對於開戶等業務的營銷推廣都十分積極。據一些券商營業部人士反饋,近期這樣的營銷逐漸迴歸正常狀態,儘管最近開戶沒有前期火爆,但還是比以前好。隨着9月下旬以來A股行情觸底反轉,市場交投持續活躍,券商年內經營的拐點已開始顯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僅就最近兩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隨着成交量的持續走高,券商最先受益的是經紀業務,而這直接利好經紀業務佔比較高的券商。

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10月滬深兩市成交總額高達35.65萬億元,僅次於排名歷史首位的2015年6月,且10月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達1.98萬億元,創歷史新高,比2015年6月多出0.24萬億元。

截至11月11日收盤,11月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達到了2.36萬億元。與此同時,截至11月11日,今年來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提升至0.95萬億元,較去年全年兩市日均成交額0.87萬億元實現反超。由此來看,全年券商的經紀業務有機會迎來逆襲,這也將對行業的整體業績構成積極影響。

展望2025年,機構對證券行業的發展仍然保持樂觀。中信證券近日發佈研報指出,隨着資本市場改革持續落地,行業基本面具備騰飛契機。

首先,政策面上,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落地,政策協同性與目標一致性顯著增強。資本槓桿改革爲證券公司長效提升股東回報,完善資本市場服務能力打開空間。互換便利及再貸款政策承接央行流動性,助力資本市場穩定機制建設。證監會市值管理、長線資金入市、併購三大政策助力持續深化投資端改革,強化資本市場活力。其次,基本面上,隨着市場預期逐步穩定,證券公司有望三階段展現利潤改善。經紀業務和利息收入受益市場活躍,有望短期實現環比改善。若牛市延續將顯著改善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及投資收益。監管方向潛在調整會帶來投行業務回暖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