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零總額同比增長3.5%,2025年消費如何進一步提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規模穩居全球市場前列。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長3.8%,比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拉動1.6個百分點,比三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

從消費類型來看,商品零售額432177億元,增長3.2%。其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3%,主要得益於國補政策效應顯現;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1.1%,得益於居民消費生活方式轉型,體育休閒類消費增長。

社零總額平穩增長

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平穩增長。其中,商品零售額432177億元,比上年增長3.2%;餐飲收入55718億元,增長5.3%。

從商品零售來看,佔比較高的汽車類零售同比下滑0.5個百分點,對商品零售的增速有一定的拖累。化妝品和金銀珠寶類零售,作爲需求彈性較強的消費品類,在2024年的零售額分別下滑了1.1%和3.1%。尤其是2024年金價居高不下,對消費者購買黃金飾品的積極性也造成了影響,周大福們也業績承壓。2025財年上半年,周大福內地營業額下跌18.8%。

值得注意的是,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以及體育、娛樂用品類的零售,均取得兩位數的增長。

康義表示,2024年,中央向地方下達了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2.3%,比上年加快11.8個百分點;全年傢俱類增長3.6%,加快0.8個百分點。2024年下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實施,近幾個月家電、汽車等商品銷售增長加快,對整體消費回升起到了明顯的拉動作用。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表示,商品消費方面,整體表現出受政策效應推動商品消費走勢平穩,但內生動力不足,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受高基數效應影響,2024年上半年,商品零售額增速逐月下滑,四季度促消費政策加碼,尤其是對家電、汽車促消費實質性政策加速落地,政策效應明顯,商品零售額增速止跌上漲,但整體仍位於歷史低位,有待政策進一步刺激。

2025年消費如何進一步提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還提到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

康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也提到,當前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仍顯不足,消費的需求確實有待進一步的提振。從未來看,支撐消費持續增長的有利條件較多。

一是促消費政策將持續加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全方位擴大內需,這將釋放更多政策效應。二是就業的形勢總體穩定,爲居民收入增加奠定了基礎。加力推進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減負,這將有利於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三是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持續拓展。四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持續顯現。

蘇劍表示,從2024年四季度政策效應對消費的敏感度來看,當前促消費政策的效果是顯著的。2025年政策進一步加碼,預計受其帶動消費或進一步恢復。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2025年國家將加力擴圍落實“兩新”政策,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相應政策,預計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另外,服務零售額仍然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在2024年的增速爲6.2%。他建議2025年探索“數農商金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提供新產品和業態供給,進一步提振服務消費。

蘇劍還建議進一步完善保障體系,減少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政策推動是短期的,長期來看,穩就業、穩收入預期纔是提升消費的根本。完善保障體系,降低未來消費成本和不確定性,緩解居民當前消費的後顧之憂,增加居民當期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