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425億元收官,“小而美”的好作品也能有大市場

據媒體消息,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以全年總票房425.02億元的成績畫上句號。據統計,全年總觀影人次突破10億,年度總票房位列全球第二,銀幕總數持續保持第一;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34.39億元,佔比爲78.68%。翻看各大平臺發佈的年度盤點報告和網友留言,真切感受到電影市場被關注、被熱愛。

整體看來,2024年電影市場仍呈現出較強的韌性和上升空間。國產片勢頭穩健,2024年上映新片數量爲501部,其中國產電影425部。新題材亮點頻現,電影創作類型化創新初現成效。節假日觀影需求強勁,從春節檔到國慶檔,每逢節假日,人們的觀影熱情都會充分釋放。繁榮創作,豐富供給,以多元題材更好滿足觀衆多元化的觀影需求,中國電影市場無疑有着巨大的成長空間。

從數據分析來看,2024年,三四線票房佔比達40%,29歲以下觀衆佔比接近半數,半數以上觀衆樂於分享,有57%的觀衆全年只走進影院一次,84%的“新觀衆”因熱門檔期的電影而來。這些數據表明,下沉市場是未來的突破方向,熱門檔期依然是拉新的訣竅,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票倉,大多數來自年輕及觀影頻次較低的觀衆羣體。因此,培養年輕觀衆在平日走進電影院的習慣,提升觀影黏性,是未來電影市場尋求增量的關鍵。

如何吸引這些潛在觀影羣體,是影視創作者、院線排片經理、影視宣發機構,未來最需重視之處。縱觀2024年,部分“大製作”大片未達預期,但一些“小而美”的影片驚喜突圍,成爲票房 “黑馬”。從《熱辣滾燙》《默殺》,到年末的《出走的決心》以及《好東西》,還有《從21世紀安全撤離》《鴛鴦樓·驚魂》等懸疑、驚悚類型、青年影人主演作品、熱門IP改編,都是培養市場年輕化的有效品類。

大片失效,“小而美”崛起,表明從創作到市場,垂直與分衆,是大勢。多數時候,既要又要,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觀衆纔是商業片的導演,只有面向用戶,內容纔能有更長久的生命力。隨着下沉市場的日益成熟及影城經營的平穩發展,一切都要圍繞細分觀衆來做文章。明確影片受衆定位、匹配精細化宣發變得愈加重要。未來電影創作需要朝着吸引並激活年輕、低頻次觀衆的方向發展。

做商業片內容要有產品思維,要去關注觀衆想看什麼,才能出爆款。要去服務好觀衆,才能被觀衆認可。不思進取、過於個人化,動輒抱怨觀衆被短視頻和智能手機擾亂了審美和注意力的電影人,越發會被邊緣化。敏銳感知,謙恭創作,於社會和個體始終充滿旺盛表達與強烈反思的電影人,越發會與觀衆對齊顆粒度。

截至目前,2025年春節檔已經定檔了《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鬧海》《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唐探1900》《蛟龍行動》《熊出沒·重啓未來》6部影片,均有知名IP作爲基礎,個個有來頭,“上天入海”不容小覷。全年票房發展趨勢,離不開春節檔奠定基調。

無論是高投入大片,還是低成本“小而美”,講好故事、填充優質內容都是工業化製作框架下影片的核心競爭力。想要被看見,優質電影就要通過不同渠道接觸更多樣的觀衆,藉助類型化疊加效果突破單一圈層。觀衆始終期待好電影,製作者要抱着“出走的決心”,離開舒適區,用更多“好東西”打動觀衆,增強他們走進影院、迴歸大銀幕前的信心。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