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網易未來大會首日收官 院士學者投資人共話智能時代
看智能,見未來!2024本站未來大會首日速覽(來源:本站科技報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2024本站未來大會》專題報道
看智能,見未來。12月14日上午,2024本站未來大會在杭州正式啓幕。中共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方毅,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沈凱波等領導出席。
本次大會由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數字經濟局)、杭州市商務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聯合指導,本站公司主辦,中國移動客戶品牌移動愛家總冠名。
本次未來大會,將持續兩天,6大院士坐鎮,近30位嘉賓大咖齊聚。大會設置人工智能主論壇、汽車科技論壇、出海論壇、未來公開課等多個環節。國內外頂級院士、產業專家和行業精英將在此與你共同討論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體、智能駕駛、新出海……
上午著名紅外光電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潤生;歐洲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張丹;著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專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李玲;知名經濟學家、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滕泰與大家一同見證科技力量,感受科技發展。
下午,更加聚焦人工智能。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張建偉;中國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吳志強;“龍芯之父”、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鬍偉武;釘釘CTO巴布;本站有道副總裁,高中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創新專委會副理事長蔣葉光;峰瑞資本創始人、知名投資人李豐與大家一起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感受AIGC帶來的最新變革。
院士坐鎮,科技原理技術落地全知曉
隱身術有可能嗎?從技術的應用出發,揭示背後的科技原理,激發大家對科技發展的興趣。通過一支鉛筆的消失,褚君浩院士現場展示了隱身效果的達成。“這背後的原理實際上是幾何光學的一種反應。”他向大家解釋隱身效果達成的技術原理。此外,現場褚院士還深入淺出地與觀衆分享了智能時代與傳感器、紅外“慧眼”神器,與大家共同見證新質生產力的力量,展望未來產業的發展。
“2024年,物理和化學的諾貝爾獎都授予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也正說明了AI的重要性。”陳潤生院士從AI技術在當下的重要性出發,爲大家講解了大模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他指出,大模型是處理複雜、多維的生物醫藥大數據不可替代的工具,能夠在生物醫藥領域取得前所未來的結果。同時,專業大模型的資源需求量也是普通大模型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因此未來不管是從重要性還是可行性,都值得期待AI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智能,類比大腦中的部分就是,抽象思維以及形象思維。徐雷院士從這兩個思維出發,結合技術的發展現狀,對當下的人工智能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爲,垂直方向的“X+人工智能”,是我們現在應該是更加重視的部分。更進一步思考:大模型技術的發展會不會產生新的壟斷?是否會對創新力產生扼殺?徐雷院士又用幾個問題激發了大家更深入的思考。
“在地面上可以走,在空中可以飛,現在我們又可以做到潛水。”張丹院士通過對其團隊研究的並聯機器人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紹,讓大家看到了機器人的無限應用可能。“機器發展如此迅速,人類還能控制AI嗎?”聽完張丹院士的分享,KOL提問團不禁向張院士發出疑問。對於這個問題,張丹院士從法規和技術控制兩個方面,爲大家分享了人類與人工智能未來和諧共存的可能方法。
作爲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領域符號式的面孔,李玲聚焦“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分享了她的觀點。她認爲,在人工智能和海量數據支撐下,我們可以形成系統、綜合、協調全新的“智慧健康”模式。對於未來,她期待,能夠形成每個人一個健康碼,一張網、一朵雲的模式。“那時候人工智能24小時在管理着我們每個人的健康,從出生到死亡全方位、全生命週期進行健康管理,而集成的數據又會成爲我們經濟發展和健康保障的新動能。”李玲向大家勾畫了一個智能醫療的未來的畫面。
站在經濟學視角,新供給經濟學和軟價值經濟學提出者滕泰認爲,明年的中國經濟會有三個重要的挑戰和一個重大的機遇。第一個重要的挑戰叫“宏觀消費壓抑”。第二個挑戰叫“過度投資陷阱”。第三個挑戰,是民營經濟的信心亟待恢復。一個機遇則是人工智能、新技術帶給我們的重大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滕泰也表示,對於人工智能技術對於工作崗位的衝擊,我們必須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智能未來,共同見證千行百業新機遇
從“大腦”到“衆腦”,吳志強院士通過回顧從“智慧城市”到“城市大腦”的發展歷程,強調了數據驅動的城市規劃與管理的重要性,展示了人工智能與社會共生的革命性影響。他指出,傳統的“羣”模式基於同質化的結構,而“衆腦”則強調異質化、主動性和協同力,通過模擬社會中不同角色的交互,形成更爲智能化的羣落學習和演進。“衆腦”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對人類文明高級形式的重新定義。他認爲,未來AI需要從社會學習、從高級文明學習,以協同多元主體,共同解決複雜問題,實現更智慧、更包容的社會形態。
話題來到人工智能的基座——芯片領域。胡偉武認爲,性能和生態的逐步突破爲中國芯片產業帶來信心,但生態建設仍是主要瓶頸,尤其需要加強應用和人才生態的培育。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必須擺脫對美西方技術體系(如X86、ARM)的依賴,構建自主可控的“第三套體系”,以破解“卡脖子”問題。他呼籲通過政策支持和產業協同,打牢國產芯片發展的技術根基,並以更廣泛的產業生態助力中國信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胡偉武對於未來依舊堅定。
巴布通過釘釘全面AI化改造的展示,讓大家看到了人工智能對工作方式和企業運作帶來的根本性改變。從傳統軟件工具升級爲智能體,釘釘不再只是考勤和審批工具,而是通過多模態交互、擬人化設計和智能化場景覆蓋。他提出,從軟件向智能體過渡是一場革命,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思維習慣的革新。巴布還強調,數據消費方式正在從單一的報表展示,向知識積累、智能感知和動態決策轉變,爲企業釋放了更多潛在價值。
當AI遇上教育。蔣葉光重點分享了三個應用場景:AI+學校、AI+自學、AI+規劃。他認爲,在教育這個領域裡,家長最希望的就是通過AI去解決個性化的問題,如學業問題、規劃問題、情感問題等等,希望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更清晰的認知。有道領世開發的AI規劃師【家長問問】,希望通過AI助力,解決家長和孩子“信息獲取和篩選難”這一核心痛點,用基於教育垂直領域的大模型算法,打造AI規劃師,解決市場專業供給缺失的問題,以極低成本讓每個家庭在AI應用中實際受益,讓每個孩子減少試錯,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規劃之路。
李豐通過深入的分析,闡述了當前具身智能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投資邏輯。他指出,具身智能的興起源於多領域技術的交叉,包括大模型技術的突破、新能源汽車帶來的電機和傳感器技術進步,以及中國在軟硬結合產業鏈上的優勢。然而,目前機器人仍處於早期階段,大部分場景中功能有限,應用主要集中在受約束的特定場景。但是從長期來看,具身智能的最終目標是服務於人的生活,尤其是在中國老齡化與服務業高增長並存的背景下,解決勞動力短缺的結構性問題。他認爲,相比自動駕駛,機器人面臨更復雜的挑戰,不僅要感知環境,還需解決複雜的物理交互問題。只有軟硬件的同步迭代,以及技術在低階場景中的逐步試驗與完善,才能最終實現智能機器人的全面落地。
精彩繼續,十場主題演講兩場圓桌等你來聊
除了14日的主論壇之外,15日,2024本站未來大會精彩繼續。
智能駕駛革命能否重塑汽車未來?AI如何引領“新出海”浪潮?企業出海如何避坑?汽車、出海兩大論壇,十場主題演講,兩場圓桌對話,將繼續圍繞智能駕駛、新出海的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今年,已經是本站未來大會的第十一個年頭。十一年以來,我們與大會一起見證了新科技、新經濟前沿的風起雲涌、磅礴激盪。作爲科技圈最知名的IP大會之一,大會已然成爲學術界、產業界對話與合作的重要窗口。讓我們期待更多的觀點在這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