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億重磅!逾千家滬市公司推出

近日,春秋航空發佈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在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增強投資者回報與獲得感等方面繪製了路線圖。

至此,滬市公司已有逾千家公司推出“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覆蓋市值約25萬億元,其中,民企708家,央國企298家,此外,上證180指數公司覆蓋率近八成。

今年3月22日,上交所向全體滬市公司發出倡議,鼓勵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從提升經營質量、增加投資者回報、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綜合性、系統性、針對性地推出可落地、可操作、可檢驗的具體舉措。

整體來看,專項行動倡導的“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取向”在滬市已形成了共識,並通過公司多措並舉的有益實踐,有力推動了高質量發展和投資價值提升,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專項行動階段性成效顯著

上交所倡導的“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不能簡單理解爲實施回購、增持、分紅,更核心的在於發揮上市公司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夯實價值創造的基礎。

行動方案推出以來,滬市公司切實承擔起提升自身投資價值的主體責任,經營能力、治理水平、回報能力和投資價值均實現了較大提升,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

2024年半年報業績印證了滬市公司“提質增效”措施的落地見效。發佈行動方案的滬市公司中,已有158家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其中141家公司實現盈利,佔比約九成;近七成公司實現業績預增,其中29家公司增幅超50%。

比如,大盤藍籌公司中國移動、浦發銀行今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802億元、270億元,細分龍頭晶合集成、上海機場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速分別達529%、515%。這些公司突出主業、做精專業、紮實經營,成爲實體經濟的“優等生”。

觀察滬市公司發展情況不僅要看業績增長之“量”,還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ROE(淨資產收益率)是資本市場高度關切的重要指標,按2023年數據來看,已發佈“提質增效重回報”滬市公司中,102家公司ROE大於15%,456家公司ROE大於7%;還有超400家公司ROE較2022年進一步增長。ROE優化反映滬市公司經營質效穩步提升,對於推動提升持續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威勝信息董事長李鴻表示,公司積極落實行動方案中海外市場開拓、開源節流等相關舉措,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海外業務收入同比提升約93%;實現ROE(淨資產收益率)9.15%,同比提升15.53%,經營性淨現金流、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等經營效率指標均得到優化。

提質增效重回報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專項行動。滬市公司在提出行動方案半年之際,開展定期評估,對方案是否具有持續性,是否能夠適應市場和技術的長期變化以及是否能夠持續爲股東和社會創造價值進行論證。目前,已有57家公司發佈了半年度評估報告,旨在向投資者說明公司各項舉措落實情況與下一步計劃,增強市場信心。

道通科技基於2024年半年度實施進展及效果評估情況,並結合投資者的意見建議,對公司行動方案的內容進行更新。該公司表示,提高公司發展質量,增強投資者回報,是上市公司發展的應有之義,更是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應盡之責。

借力資本市場增強核心競爭力

專項行動沿着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主線,建議上市公司因地制宜開展提質增效,其中包括通過高質量產業併購等方式,優化資產結構和業務佈局,提升核心競爭力。新“國九條”也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統計顯示,60餘家公司在“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中積極響應,圍繞主營業務,推進符合公司長期戰略方向的外延發展機會,通過併購重組等資本運作優化業務佈局。

中國船舶在行動方案中表示,公司將充分發揮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功能以及資金、資源融通優勢,促進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

滬市既聚集了大而優的行業“巨頭”,也有小而美的細分市場冠軍,通過併購重組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升市場的競爭力。今年以來,滬市主板共有18家公司披露了併購重組方案,從披露的方案來看,併購重組是上市公司補鏈強鏈、做優做強、提升投資價值的重要手段。比如,瀚藍環境私有化收購港交所上市公司粵豐環保,是廣東國資、佛山國資合作力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組,致力於打造環保產業鏈主。

符合國家戰略、追求科技創新的產業併購,將是併購重組的主旋律。科創板公司積極運用“科創板八條”提供的一攬子創新舉措,順勢而爲,着力提高公司發展質量。

“科創板八條”發佈兩個月以來,科創板共有14單併購重組案例相繼落地,芯聯集成、納芯微、艾迪藥業等科創板公司充分運用制度工具,進一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強化在產品、技術、客戶、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協同效應,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內在價值。

產業向“新”轉型態勢明顯

近一年,“新質生產力”成爲熱詞,發展新質生產力被認爲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

專項行動鼓勵滬市公司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優化人才激勵機制,積極通過技術突破和生產要素創新配置提升公司運營效能。統計顯示,約330家滬市公司在“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中提及新質生產力。

中國中車總裁馬雲雙表示,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有利於上市公司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創造能力和投資價值,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專項行動精神與公司中長期戰略不謀而合。”馬雲雙表示,“近年來,公司圍繞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積極開展業務佈局和市場拓展,提升內在價值;堅持創新引領,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復興號高速列車’今年6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據統計,今年6月公佈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滬市有92家次公司上榜,數量爲歷年新高,涵蓋了從基礎建設到高新技術的多個領域,彰顯了滬市公司在高技術門檻、高創新性、高應用價值領域的突出表現。

以科創板公司爲例,資本市場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科技創新聚集,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比如,盛美上海2024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佔比達到16.24%,超過了行動方案承諾15%的研發投入強度。

晶合集成則加快研發成果轉化,2024年上半年新獲得發明專利151項、實用新型專利36項,同時55nm中高階BSI及堆棧式CIS芯片工藝平臺實現大批量生產、40nm高壓OLED顯示驅動芯片實現小批量生產。容百科技進一步增強行業技術領先優勢,新一代超高鎳材料實現技術突破,通過重點客戶測試並即將導入量產。

資產價值中樞進一步鞏固

不少滬市公司在推出“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同時,推出了增持、回購、分紅等舉措,開展各具特色的價值實現路徑,促進公司價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

弘元綠能率先提出春節前派發現金紅利。該公司自上市以來每年均進行分紅,其中,2020年—2022年累計現金分紅17.17億元,2023年,公司現金分紅比例達到44%,並多次分紅。

北京銀行表示,自2007年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647.68億元。未來公司將在綜合考慮多方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及時讓投資者分享公司價值創造成果。

許多公司在披露方案中時也同步通過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2024年至今,滬市已披露提質增效的公司中新增披露回購計劃388家次,已回購金額291.69億元,尚待實施金額89.22億元—238.77億元;新增披露增持計劃208家次,已增持金額62.37億元,尚待實施金額24.59億元—64.72億元。

深化市場溝通、開展投資者關係管理則是上市公司推動提升投資價值的有力手段。對此,專項行動鼓勵不斷豐富投資者交流方式,拓展溝通渠道,提升透明度,採取說明會、圖文簡報、短視頻等可視化形式,對定期報告、臨時公告進行解讀,提高公告可讀性。

滬市公司紛紛在行動方案中表態,不斷完善以投資者需求爲核心的信息披露機制,更好地向市場和投資者傳遞公司價值,鞏固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長期、穩定、相互信賴的關係。2023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滬市公司已實現了全覆蓋。

支撐資本市場估值韌性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向市場釋放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規劃和信心,對股價形成了有效的提振。

統計顯示,在公告發布後的5個、10個交易日,滬市公司股價相對大盤的累計漲幅偏離度均值約2.43%、4.08%,形成企業發展、股價和投資者之間的正向循環。其中,上工申貝、生益電子、國中水務等公司披露後漲幅超100%,34家公司披露後漲幅超30%。

“提質增效重回報”作爲非強制的倡議行動,滬市公司積極主動制定方案,這意味着公司對未來發展有明確的規劃和定位,而藉由行動方案的披露,投資者也對公司遠景規劃、研發創新、股東回報、規範運作等方面形成立體認識。

中船特氣總經理孟祥軍表示,公司投資價值逐漸被市場發掘,進一步激發了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和責任感。

同時,行動方案也是一次公司對市場投資者鄭重而誠摯的表態。目前,滬市逾千家公司發佈“提質增效重回報”的公告,代表滬市已經形成了一批優經營、高回報的上市羣體。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有力支持了宏觀經濟大盤穩定和整體好轉,夯實了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

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方面,新“國九條”提出要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覈評價體系。約有84家滬市公司在行動方案中提出開展市值管理。

比如,中國神華強調要建立健全中國神華特色市值管理體系,通過專項工作小組組織多項保障措施,系統開展市值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作用,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並助力公司價值和股東利益在資本市場得到充分實現。

責編:葉舒筠

校對:楊立林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