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量級戰略家要美動用核武護臺 專家迴應了
舷號33的中方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安徽」艦。(中國海軍)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有兩篇關於臺海戰爭的論文建議,美國應該考慮對中方進行核打擊。相關論文引發了部分核問題學者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這類言論只會激怒北京。無論如何,他們的辯論凸顯了主流思想家正傾向更激進的核態勢。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2日報導,聖若望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政府與政治學副教授副教授柯恩(David Kearn)今年稍早在瀏覽備忘錄和報告清單時注意到,有篇論文名爲「核武在臺海危機中的角色」The role of nuclear weapons in a Taiwan crisis)。這篇11月下旬由「大西洋理事會」刊載的報告探討了美中間的臺海戰爭可能如何展開,還有五角大廈可能如何藉戰術核彈致勝。
而令他震驚的是,這竟出自聲譽卓着機構的嚴肅分析師手筆。「天哪,這似乎是個很激進的觀點,」他說,「就算對國防智庫界來說也不例外。」包括在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任職,以及爲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提供諮詢,在他研究核武的20年間,從未見過這樣公開討論對中國動用核武。
論文作者是魏佛(Greg Weaver),他既有影響力,經驗又豐富,曾任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任,在歐巴馬執政時期,還曾擔任國防部美國核子和導彈防禦政策首席主管。他在論文中寫道,一個可能的核打擊目標,或許是正在渡過臺灣海峽的中方地面部隊。
而一週後,「大西洋理事會」又刊出政治學家奎尼克(Matthew Kroenig)一篇類似的論文。而他是美國國會指定,負責就美國核戰略提供建議的12位專家之一。至於他報告標題是「臺海戰爭中深思熟慮使用核武」("Deliberate nuclear use in a war over Taiwan)。
儘管兩人都沒有直接主張,對中方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但他們要求美國認真考慮,在臺海戰爭中使用這選項,主要作爲一種威懾,並讓北京明白,這是可能的選項。
包括柯恩在內,幾位美國核學者都感到震驚,迅速對這些論文提出批評。柯恩痛批,相關論文是「戰略短視」。幾個月後,這兩篇報告仍令頂尖學者不安,他們認爲,這些論文是煽動性的邊緣言論,但卻在美國受到關注。然而,無論是奎尼克或魏佛的論點,都獲得其他受人尊敬的核學者認可,而他們認爲,爲這感到憤怒是毫無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