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父母意外去世,20歲的姑姑收養我,鄉親們都笑她嫁不出去

1993年,8歲的我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巨大變故,在廣東打工的父母遭遇不幸去世。

我的老家在湖南益陽農村,當時的我正在讀小學二年級。在此之前,我也算是生長在蜜罐裡的孩子。父母從89年開始就南下廣東打工,算是我們村裡出去最早的一批人。

雖然年幼的我成了留守兒童,童年失去了太多和父母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但在物質生活上,父母卻給了我最好的享受。

當年我的同伴們,不管是吃的穿的都還很差,儘管穿補丁衣服的現象沒有了,但很多人都還是穿着哥哥姐姐們的舊衣服。

只有我,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穿,每天都有5毛錢的零花錢。至於學習用品,父母更是從不吝嗇,在同學們眼裡,我也是個有錢人家的孩子。父母遭遇不幸的噩耗,對我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如今這句話說起來,或許很多人都沒有太明顯的感受,但對一個8歲的孩子而言,唯有親身經歷過那種痛苦,你才能明白那瞬間的悲慘和淒涼。

我爺爺奶奶去世的比較早,應該是我出生的那年,他們就過世了。父親說,奶奶臨終前還抱過我一下子。

父親只有兩兄妹,爺爺奶奶去世時,姑姑才13歲,於是就一直跟着他們一起生活。後來我父母外出打工,已經長大的姑姑就帶着我留在老家。

父母交代她,山裡土裡的活你就別去幹了,好好帶着你侄子。再過幾年你長大了,哥嫂就給你準備嫁妝。

在我父母心裡,爺爺奶奶不在了,長兄當父的觀念根深蒂固,對姑姑這個妹妹,也從來沒有任何的嫌棄。

當然,姑姑也是個很懂事的人,自己的父母去世五六年來,哥嫂爲了這個家操勞,那一切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我這個侄子,更是情同母子,又隱隱帶有一些姐弟之間的親暱。

父母去世的消息,還是在廣東一起打工的鄉親們發回來的。姑姑作爲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在此之前也沒有出過遠門,顯然勝任不了千里奔波去處理後事。不得已,後來還是請了村上的支書帶着我去的。

我也未能見到父母的最後一面,留給我的,只有兩個冰涼的陶瓷罈子,那裡面裝着他們留在這世界上最後的印跡。

因爲遭遇的是車禍,而肇事車早已逃之夭夭,那年代的監控也不是那麼發達,父母的離世,連一分錢撫卹金也沒有拿到。還是當地政府可憐我這個孤兒,給了一些人道主義的資助。

支書帶着我們叔侄倆把我父母的骨灰領回家,一切就都只能靠我們。我記得自己當時,不管是心裡還是眼裡,都是一片死氣沉沉的霧霾,再也看不到一絲希望。父母不在了,今後誰再疼我?

當時,姑姑已經21歲了,在農村正是說親找對象的年齡。實際上,如果我父母這年不出意外,到年底回來就會給姑姑說親的。

但如今顯然不能按部就班地進行了。幫忙的人先後離去,家裡就只剩下姑姑和我兩叔侄,年幼的我又開始無聲地流淚了。

姑姑趕緊走過來摟着我,輕聲細語地安慰我說:小關別哭,爸爸媽媽沒有了,不是還有姑姑嗎?姑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長大的。

不得不說,姑姑的話雖然很平淡,但卻瞬間說到我心窩深處。這裡面也有一個現實,那就是我從我出生後,和姑姑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

應該是從三歲開始,我幾乎就是姑姑一手帶大,吃喝拉撒,晚上睡覺都是她親手照顧。

我父母在廣東打工,一年到頭只能在過年時回老家住幾天,即使父母在家的時間裡,雖然我也很膩他們,但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要找姑姑。

這種情況直到我上學開始才改變,那還是姑姑笑話我,你已經是大男孩了,讀書的人就得知書達理,不能一直膩在姑姑身邊纔對。

在姑姑的勸慰下,我慢慢平息了一些心中的悲痛。畢竟也才七八歲的孩子,雖然知道失去父母意味着什麼,但有一個更親近的姑姑在身邊安撫,似乎也能基本撫平那份心中的悲傷。

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我也依舊每天上學,但叔侄倆得生活怎麼維持下去,這個問題顯然不是我能考慮的,當然也全部落在姑姑的身上。

在此之前,姑姑其實並不善於做什麼,除了家裡的家務比較在行之外,最拿手的應該就只是如何帶我如何哄我。但如今她成了家裡的頂樑柱,顯然不能像之前那麼過下去了。

於是,姑姑也開始學着扛着鋤頭下地挖土,學會種菜種紅薯,也會有樣學樣地跟着鄉親們應季下種。爲了找點經濟來源,還在家裡餵了豬和雞鴨之類的家畜。

就那麼一年多的時間裡,原本水靈的姑姑就蒼老了許多。但至少到這時候,我的生活是沒有受什麼影響的,但我們就能這麼一直過下去嗎?

姑姑已經23歲了,在農村這個年齡的姑娘,早就結婚生子,只有姑姑還是單身一人。有鄉親們便勸她做個安排:

小梅啊,雖然你帶親侄子是理所應當的,但你也得考慮一下自己的一生啊。再過幾年,等你二十七八歲時,就很難找到合適的對象了,你這樣的好姑娘,難道真的就去給別人當後孃不成?

這話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爲姑姑早就和別人說,自己要先把侄子送上大學再找對象。但那時候我才上五年級,雖然成績很不錯,但離上大學還有七八年時間呢。姑姑的年齡能耽擱得起嗎?

後來還是一個堂叔勸說,姑姑便鬆口了,說只要有男人願意幫着她帶大小關,自己就願意嫁給他,不要彩禮也不嫌棄對方是窮還是富。

姑姑原本就長得漂亮,之前一直是我們村裡有名的大美女,再加上自從我父母去世後,她一個人撫養侄子的事蹟,在周圍遠近都頗有好名。如今她鬆了口,很快就有人上門提親了。

姑姑並沒有怎麼挑剔,在熱心人的牽線下,很快就和一個叫棟樑的男人成了家,也就是我的姑父。

姑父的家在另外一個村子,離我們村大概有四五里路。雖然姑媽是嫁給他,但兩人一開始就商量好的,在婆家擺了喜酒之後,兩人還是要回來住,因爲一定要把侄子養大才能回去。

姑父也沒有食言,很爽快地住到了我們家。從那時候起,我們家纔算真的像個家的模樣,而姑姑與姑父的感情,雖然不是自由戀愛,卻也恩愛無比,姑父對我這個侄子也從不嫌棄。

自從姑父住到我們家之後,家裡的條件逐漸得到改善,姑父雖然也沒有讀太多書,但做起事來確實是一把好手,山裡水裡的事情都能做,還有一門做泥水匠的手藝。

那些年裡,我們當地的經濟條件飛速提高,家家戶戶都在建房子,姑父的手藝忙不過來,家裡的收入也就多了。

姑姑婚後的第二年就生了個女兒,對我來說,姑媽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妹妹。每次放學回來,都要先逗逗妹妹,在她搖晃着學走路開始,我這個哥哥也成了她的守護神。

姑父並沒有因爲有了自己的女兒而看輕我這個侄子,這是在鄉親們眼裡最難得的。而我的學習成績也不負衆望,初中畢業時考上了縣裡的一中,高考時又考上了省城的重點大學,終於實現了父親去世後,姑姑心裡最大的希望。

我上大學之後,姑姑也沒有食言,真的和姑父帶着妹妹住回了她們自己的家。

但對我來說,每次放假回家,姑姑和姑父都會在車站接我,一家人依舊過着那種親密無間的生活。

姑姑比我大了13歲,妹妹比我小10歲,我們這兩代人在外人眼裡,頗有點一家三代的味道,但年齡的距離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親情。

我大學畢業後沒有留在省城,而是選擇回到了老家的縣裡,經過一些年的奮鬥,也算是有點頭臉的人了。

妹妹長大後,一直在我的監督下成長學習。畢竟,她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姑父和姑媽,雖然有一顆純粹的愛心,但在培養孩子方面確實有一些不足,這是我這個當哥的應該負起來的責任。

再後來,妹妹考上了外地的大學,大學畢業後和同學相戀留在了沿海,只有一個女兒的姑姑,心裡非常的難捨,也有鄉親們爲她考慮:

一個女兒嫁那麼遠,今後你們老了怎麼辦呢?一旦家裡有點什麼事,就算女兒孝順,路途那麼遠,遠水難救近火啊。

但我很確切地釋疑了姑姑心裡的擔憂:不是還有我麼,我就在縣城,只要您們願意,完全可以跟着我住到縣城去。

如今,姑姑姑父已經年過半百了,如今的他們身體還相當健朗,暫時還不願意丟下家裡的一切進城。

我早就給她們安排好了,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住到我家來,對我來說,她們就是我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了。

想當年,父親遭遇意外時,8歲的我無異於天塌下來,要不是姑媽像母親一樣照顧我,能有今天的我嗎?

如今她們的孩子遠走高飛,這是天下父母都願意看到、卻又難免心酸的局面,我這個當侄子的,當然不能坐視不管。只希望她們一生能健康快樂,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