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校新型專班「最慘僅招生1成」 教育部:國際生來不及考華語
▲新型專班秋季班招生不如預期,教育部坦言,主因是國際生來不及準備華語。(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爲招收優秀國際生來臺,教育部推動「新型專班」,第一年共35校參與,卻傳出招生不如預期。教育部今(19日)指出,主因是國際生要到臺灣上課,華語要通過A2等級,導致不少外籍生來不及準備,在提供2年免學雜費、每月至少1萬津貼的誘因下,相信明年春季班招生會提升。
爲招收優秀國際生來臺就讀及留用臺灣,教育部與國發會攜手推動「新型專班」,鎖定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爲主。獲選來臺學生,最多有2年學雜費全免,企業還提供每月至少1萬元津貼,但畢業後需留臺工作2年。
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共有35校大專校院參與「新型專班」,預計開設123班,招生2301位學生。但首度上路的專班,現卻傳出各校招生狀況兩樣情,有的學校滿招,有的僅招到1成。
像是崑山科大開設五班全都滿招,其中「先進製造國際產業碩士專班」報名人數更達招生名額的5倍;臺鋼科大原預計開設10班、招收360名學生,但最後只有錄取30多名學生,僅開成2班,等於僅招到當初1成。校方坦言,學生的語言能力是一大問題,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取得華語文檢定認證。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今天表示,新型專班是113學年度首度開班,教育部要求外籍生得到臺灣上課,故要通過華語文能力檢定門檻,國際生準備華語能力時間比較短,也造成很多外籍生來不及準備華語能力,這是秋季班招生狀況不如預期的主因。
新型專班分爲秋季班與春季班,楊玉惠說明,今年秋季班並沒有限制大學可招收哪些對象,從大三、學士畢業到碩博士班都有,但整體看來,仍然以招收碩博士班學生居多,總計超過300人,主因是碩博士班都使用英語授課,不受華語能力門檻限制,但這些國際生1年後華語能力仍然要達到A2等級。
儘管今年秋季班招生雖不如預期,但楊玉惠認爲,外籍生知道臺灣提供「新型專班」這麼好的計劃,可以提供助學金與生活津貼,包括最多2年學雜費全免,企業還會提供每月至少1萬元津貼,加上學生已經有時間準備華語能力檢定,預計明年春季班招生狀況會比秋季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