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空間站上扔的垃圾... 繞地球N圈後居然把一家豪宅砸穿了?! 這...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3月8日下午,家住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特洛(Alejandro Otero)在度假時,接到了留守家裡的兒子的電話。
電話那頭的兒子顯得很慌張,他說自己聽到了一聲巨大的聲響,好像有什麼東西從天而降砸進了家裡,差點砸到他了……
聽到這個消息,奧特洛趕緊回家查看,發現情況比兒子說得還要嚇人,家裡的屋頂被砸了個洞:
(奧特洛家的屋頂)
天花板和地板也被穿透了……
(奧特洛家的天花板)
(奧特洛家的地板)
最終他們順着軌跡一路來到了家裡的地下室,發現了一個差不多900克重的金屬圓柱體。
(來歷不明的金屬圓柱體)
奧特洛嚇壞了,他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他明白,幸好當時自己不在家,兒子也沒被砸到,不然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爲了搞清楚這到底是個啥,奧特洛拍了張照片發到了網上。
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天文學家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告訴他,這可能是個EP-9托盤,是來自國際空間站上的東西。
(國際空間站)
這東西原本是空間站上耗盡電量的廢棄電池,這些廢電池一般9個爲一組被固定在EP-9托盤上,重量超過2.6噸,差不多是家用冰箱的兩倍大。
由日本的貨運飛船送回地球。
(運輸廢棄電池的飛船)
下一個問題是,既然這是空間站上統一回收的東西,爲啥會出現在他家地下室裡呢?
事實上,這也是美國宇航局不願見到的意外情況……
5年前,美國宇航員尼克·海牙跟俄羅斯指揮官阿列克謝·奧夫奇寧因爲火箭發生故障,沒有按規定計劃前往太空。
海牙原本有個任務,就是通過太空行走,安裝日本HTV貨船最近交付的一組電池,但因爲他沒成功出發,任務就這樣耽擱了,只能等下一批團隊成員來到太空完成任務。
(太空行走示意圖)
結果就像衣服扣錯了鈕釦一樣,更換電池的時間表整個都被打亂了。
新的貨船隻能帶走上一批淘汰下來的電池,就導致空間站裡總有一組廢棄電池等待回收。
到了2020年,日本最後一艘HTV貨船離開了空間站,這就導致空間站裡留下了一組廢棄的電池……
空間站也不是沒想過讓別的飛船把廢棄電池帶回地球,可承載電池的EP-9托盤算是日本的專利技術,空間站的其它飛船,比如SpaceX的Dragon、Northrop Grumman的Cygnus都沒法使用。
所以大家也只好把電池留在空間站,讓機械臂端在太空裡了……
(示意圖)
到了2021年,美國航天局決定放棄這組電池,騰出空間來進行更多試驗。
這也是科學家們計劃好的。
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被丟掉的電池會在軌道上停留二到四年,然後進入大氣層。在墜落過程中,電池和托盤溫度能達到幾千度,最終在到達地面之前被燃燒殆盡。
(示意圖)
可這畢竟只是科學家們的理想情況,實際上預測一塊太空垃圾會在什麼時候,什麼位置進入大氣層是非常困難的,比如這次意外就發生了.....
即使在電池墜落的半天前,美國太空司令部對電池托盤何時墜落地球仍然有一個長達六小時的不確定窗口,這都夠電池繞地球飛四圈了……
(電池的墜落路線)
最終,這組電池掉到了佛羅里達州,奧特洛的家裡,它也沒像科學家預計的那樣完全蒸發,還是留下了一根金屬圓柱體。
目前這根遺留物已經被美國宇航局回收,他們正在確定它來自電池還是托盤。
這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涉及到由誰來賠錢。
多說一句,通過房屋攝像頭拍攝到的畫面來看,奧特洛家應該是一座帶泳池的別墅,賠償費用肯定不會少的……
(奧特洛家)
根據《聯邦侵權索賠法》規定,美國聯邦政府要對任何疏忽或不當行爲造成的損失負責。
但另一方面,雖然電池是美國的,但托盤可是日本航天局發射的:“如果是其他國家發射到太空的人造太空物體對地球造成了損害,那麼該國絕對要對房主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
所以目前由誰來賠償,還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奧特洛一家不用在乎,他們只要等着天降電池之後,再天降橫財就好了……
(從天而降的電池)
看到這麼離譜的經歷,網友們也紛紛吐槽表示:
“有意思的是,政府和公司現在隨便在世界和太空中亂扔垃圾卻能逍遙法外。但如果我們不小心從口袋裡掉出來一些垃圾,我們就要被罰款了……哦,別忘了,自來水公司也將廢水傾倒在海里呢。”
(圖片來自Dailymail)
“能瞄準嗎?我可以提供我前妻家的地址。”
(圖片來自Reddit)
“你稱其爲垃圾,我願叫它‘天屎’(太空版藍冰)。
很高興沒人受傷。”
(圖片來自Reddit)
“爲什麼總是佛羅里達?”
(圖片來自Reddit)
是啊,爲什麼呢?
佛州,很神奇吧.....
ref:
https://arstechnica.com/space/2024/04/trash-from-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may-have-hit-a-house-in-florida/#:~:text=Since%20then%2C%20NASA%20has%20recovered,once%20the%20analysis%20is%20complete.%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