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票房破1200萬,開分9.8點映0差評,這港片有望成年度最佳嗎
有這麼一部大片,決定在一個超冷的檔期內孤注一擲:
你即將看到的《焚城》。
看之前,Sir幾乎毫無期待,因爲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副爛片相。
陣容,劉德華+白宇,又是一部實打實的合拍片。
題材,危險放射性物質,看起來,又是一個懸浮的港式大製作。
就連導演也不讓人放心。
潘耀明,上一部作品是豆瓣4.8的《我不是“賭神”》。
可是呢。
看完之後Sir擔心起來:
這樣的電影如果都沒有合理的票房,那該多讓人遺憾啊。
不是和資本家共情。
而是希望,好的電影,都能有好報。
當然。
爲了不破壞你的觀影樂趣,今天Sir就不劇透了,甚至也不評電影。
而是找到了監製江志強。
這位一手打造了《臥虎藏龍》,又奇蹟般地製造了《捉妖記》,如今更是一舉推出《封神》《毒舌律師》等多部票房大片的製片人,和我們聊聊,爲何這樣一部大片要在這麼冷的檔期裡上映,以及,港片真的沒救了嗎?
話不多說,先從《焚城》聊起:
01
接班《寒戰》?
Sir在對談地點的樓下,偶遇買咖啡的江志強。
個頭不高,穿着一件深色外套。
他跟Sir說,你等我一起上去吧。
73歲。
正是年輕人渴望退休的年紀,但他自己說:現在正是當打之年。
從香港趕來,經歷一天記者會的採訪後,又要跑去路演。
拼命、熱門電影的締造者、香港電影界的傳奇人物,一直是江志強在衆人眼裡的最著名標籤。
但,今天的這一次聊天后,Sir還是想爲他多加一個tag:
野心。
衆所周知,在當下遇冷的香港、或是港片電影市場中,還要去創作一部“大片”,並不是一個好的時代。
所以,爲什麼會有這樣的一部電影?
也就成了這一次對談的重點。
一開始,江志強就給出了答案,《焚城》的出現,其實與另一部影片有關:
《寒戰》。
“我們在編這個故事時,是想到了這幾年大家對港片最有印象的是什麼電影?大家都跟我說《寒戰》是一個很經典的(電影).......這麼多年了,還有人在問我什麼時候拍《寒戰2》,這就是《寒戰》對我的影響,我就覺得內地觀衆深受《寒戰》影響,因爲《寒戰》的東西大家都覺得很新鮮,沒見過。”
“所以,《寒戰》肯定有影響我們”,江志強說。
於是,你在《焚城》裡可以看到大量官場文戲,可以說是近年來港片中,呈現得最立體、最深刻的一部。
比如,政府高層與環保人士之間的火藥味:
你們坐在冷氣房
知不知道下面有多危險
要賭上全香港的市民嗎
或者,政府爲了掩蓋真相,堂而皇之的藉口:
下雨是天災
市民也會理解
但向火場射水導致泄漏
這就是決策失誤
還有,高層官員對責任的互相推諉:
政府做事可不是亂猜的
都能讓人聯想到《寒戰》裡,郭富城與梁家輝之間的battle。
但江志強是真的想做《寒戰2.0》嗎?
當然不是。
衆所周知,《寒戰》的續集項目早已被提上日程,《寒戰1994》《寒戰1995》都已正式立項,兩部都屬於前傳故事。
更何況。
在江志強的字典裡,成功的前提必須得有一個字:
新。
於是他選擇了新的題材:
危險物質。
故事說的是香港的一家垃圾轉運站發生了大火,可等到消防員趕去救火的時候卻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火場內的發射性嚴重超標。
原來,這裡有500多毫希的放射性物泄露。
怎麼辦?
救援。
於是在超強颱風登陸之前,一場與天災、人禍賽跑的比賽,即將開始。
老實說,電影裡有那麼幾個場景,會讓人想到韓國的政治驚悚片。
明明是一個香港故事。
此時,卻彷彿是一則末世預言。
除此之外,他選擇了新的敘事:
不再講述個人英雄主義。
江志強說,他每每在網飛等流媒體平臺看到那一大堆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該這麼拍了。
於是在《焚城》裡,並沒有一個Happy Ending。
甚至連主角劉德華,都沒有像以往那樣,力挽狂瀾。
但爲什麼這麼做?
江志強說了一句非常斬釘截鐵的話,我不希望每個人提起港片都是警匪片,我希望能帶動一個新的類型,就是災難片。
結果也如他所料。
《焚城》這部電影在海外出口也非常多,而出口最多的地區,也是災難片類型最爲成熟的西方國家。
看起來這步棋是走對了。
可問題是,根據上映前的媒體票房預測,人們對這部電影的預期也只有兩億左右。
在這個清冷的檔期。
一部不被看好的大製作佳片,真的能被人們看見嗎?
02
合拍片,就不好嗎?
人們不信任《焚城》,大抵是因爲,這是一部合拍片。
而近幾年來,觀衆對於合拍片已經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了,許多成色不好的合拍片,讓本就不富裕的電影市場,更爲雪上加霜。
對此,江志強不擔心嗎?
也擔心。
當然他言之鑿鑿地說,選擇內地演員的原因,是“按需分配”,但與此同時,也很小心地提了一句:
“我擔心不擔心,只是看我這個電影能夠拍出來,有沒有辦法打動觀衆,打動不了,這個是我們的失敗,所以我只是從這個角度去做電影。”
的確。
這幾年,從江志強手裡出現的爆款電影,無一例外的都是戳中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嬉笑怒罵。
《還是覺得你最好》,成就票房奇蹟,也讓黃子華擺脫了票房毒藥。
也是聚焦在普通人的柴米油鹽,男女情慾之中。
而,同樣是江志強監製出品的《毒舌律師》裡,黃子華罵出口的那一句“窮人含x”。
這一罵,又將本土票房送上1.15億寶座。
江志強對市場與觀衆都有着敏銳的洞悉,他是懂當下觀衆愛看什麼的。
他知道,香港電影如今想要復甦,就是要有“氣”在。
不論是,“接地氣”,還是“出一口氣”。
都是香港電影的命脈所在。
而他手裡的成功案例,也驗證了他的直覺。
如今,在《焚城》這部災難商業片裡,它也找到了這份“勁兒”。不再拖泥帶水、溫溫吞吞的掩蓋着、忽視現實矛盾時。
你會發現,對,那個辛辣、大膽、夠狠的港片,又回來了。
具體怎樣Sir不劇透。
但可以肯定的是,片中莫文蔚對劉德華說的那句,“你以前也是做官的”,大概率會成爲年度臺詞之一。
這樣的尺度,也是《焚城》的底氣。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拍好的電影。”
江志強笑着說:“現在的觀衆越來越聰明,騙不了他們了。”
03
一場豪賭
江志強一直強調,《焚城》是一部大製作電影,是許多人的心血。
爲了讓這部大製作不就此沉淪,江志強開啓了他的路演之旅。
10月25號,深圳;10月26號,廣州;10月27,橫店;10月29,珠海;11月2號,武漢;11月3號,上海......
在與Sir聊起來的時候接下來的行程時,他也無奈,也累。
但,卻又野心萬丈。
他自知這一個冷門檔期,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挨不着國慶檔,夠不着春節檔。
Sir問,爲什麼要挑這樣這個時候?
他說:這是我的一個賭博。
“這個事情,我覺得這一次比較大膽的嘗試,在一個冷檔期,打一部大製作大成本的事情,這個是我一個賭博。
因爲我相信,觀衆就要看好電影而已,他每個週末都是沒事情做的,都是一樣的,他不去看電影,因爲電影院沒有幾個可以看的東西。”
在前不久的路演裡,他也曾豪情萬丈地說:“大家都跟我說,中國電影以後就只有差不多四個檔期(春節、五一、暑假、國慶),其他時間大家就可以休息了。
我不相信這個說話,我覺得觀衆不去看電影的原因,就是因爲沒有好電影。”
誠然,如今是一個觀衆挑選電影的時代。
更是一個功利看電影的時代。
能否在一分鐘的短視頻裡,看到我們想要的題材、劇情,那這部電影的票房就不會差。
什麼是好電影,什麼是壞的電影?
如今,在這樣短視頻爲先的行業宣發中,把觀衆能“騙”電影院裡就是能跑出來的黑馬。
可,江志強卻在這樣的一個快消時代下,生出了“拼質量”的雄心壯志,有一股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強,讓人覺得又純粹,又心疼。
《焚城》出來,是否能救一救這平靜的電影市場?
似乎,光靠這一部就挑起 “週末檔期”的小高潮,並不可能,但他對電影市場還是有希望:
“我相信,如果未來內地能每年做出七八部20億以上的電影,我們電影還是有希望的。電影不怕競爭的,最好是一部部一起打,對吧。”
對吧。
Sir多希望,這一句“對吧”,能願望成真,能再一次換回觀衆們對電影的信任,能再一次回到每一個禮拜都有一部必看的電影,一個必須去電影院的理由。
Sir也希望,《焚城》的出現,能讓觀衆們再一次重新認識一部“新”的香港電影,該有的溫度與特質。
Sir甚至更希望,在未來的11月裡,熱愛電影的人希望不再落空。
但。
Sir也希望,我們的希望,不會成爲失望。
最後一個問題。
Sir問江志強,如果這一次《焚城》沒能達到之前的預期怎麼辦?
江志強說:
“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大家都就說你怎麼膽子這麼大,敢挑這個檔期上映。
要是這場賭博輸了,我就繼續拍戲,我總不會跳樓,是不是?
我們是電影人,那就繼續看劇本,沒辦法,還能怎麼樣。”
Sir記得,之前採訪古天樂的時候也是這一句話。
電影成本越投越多的時候,他也是說,“能怎麼辦,自殺咩?”
似乎,這便是傳統香港電影人的一種豁達。
在絕境時,還能怎麼辦。
既然沒辦法,那我們就重頭來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