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單”,吃多了會致癌?這些食物纔要少吃

“食物致癌”的文章在朋友圈曾廣爲流傳,上至品牌飲料,下至調味品,甚至就連我們使用了多少年的常見蔬菜都沒能逃過。

早些時候,類似於“4種蔬菜已被世衛組織拉入致癌名單”的文章屢見不鮮,那麼是哪四種蔬菜呢?它們真的致癌嗎?

一、傳聞中“致癌”的蔬菜

首先,娃娃菜。

有傳聞稱,商家爲了讓娃娃菜有一個好賣相,會將娃娃菜浸泡在甲醛中,而甲醛被國際癌症機構列爲一類致癌物。

這一傳聞的來源是某記者暗訪了山東某售賣娃娃菜的商鋪,的確發現了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娃娃菜的事情。

但這僅是不法商家的個別行爲,不應該讓所有娃娃菜受到牽連,畢竟甲醛不是食品添加劑,正當商家也不會幹出這種“喪良心”的事情來。

因而從根本上看,稱“娃娃菜致癌”屬於謠言,消費者只要從正規渠道購買沒有刺鼻氣味的娃娃菜,並在食用前充分清洗,基本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西葫蘆。

西葫蘆之所以有致癌的傳言,主要是因爲它在高溫爆炒過程中會產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的確被列爲致癌物。

此外,丙烯酰胺對人體神經系統也會造成一定損害。

但是,根據現有現有研究成果,並不能說攝入丙烯酰胺就一定會導致癌症,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尚不明確。

而且西葫蘆本身並不含有丙烯酰胺,後者是在烹飪過程中生成的,因而只要注意烹飪方法,如切片不要太薄、烹炒不要太久等,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

再者,蕨菜。

在我國,可食用的蕨類植物多達100餘種,部分含有原蕨苷成分,而原蕨苷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致癌物。

有傳聞稱,用蕨菜餵食小白鼠,小白鼠會患上胃癌、腸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疾病。

但還是那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能夠證明,人按平常吃法食用蕨菜必然會患癌。

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會把蕨菜當做主食大量食用,且在烹飪蕨菜的過程中,原蕨苷也很容易被高溫破壞。

因而,只要注意清洗乾淨、烹至熟透,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最後,紅鳳菜。

紅鳳菜是原產於我國的山野菜,富含鈣、維生素 C、粗蛋白等營養物質,而且顏色鮮豔,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蔬菜沙拉和天婦羅中比較常見。

但有研究表明,紅鳳菜中含有多種化合物,且部分化合物具有毒性,有一定的致癌性,大量食用可能誘發肝癌。

但其中的毒性化合物經過高溫烹飪同樣會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壞,因而在經過大火爆炒之後,也可以少量食用,但不建議吃太多。

此外,例如空心菜、魚腥草、木耳等也被傳過“致癌”,但根據科學研究,並沒有確鑿依據,不必過分擔憂。

相對於這些被抹黑的蔬菜,有些食物其實更需要我們在食用時多加註意……

二、需要注意的食物

首先,過期食品。

在某些人看來,只要食物沒有發黴變質,從外表上看不出來有什麼變化,即便是過了保質期,也不影響食用。

但事實上,在外表改變之前,食物內部可能早已發生了化合反應,吃到肚子裡同樣對身體有害。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分節儉,避免佔小便宜吃大虧,購買食品時注意保質期,過期太久該扔就扔。

其次,發黴的食物。

有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時,當發現一個食物部分發黴了,許多人的做法是切除發黴的部分,剩餘的看起來沒有發黴的部分會繼續吃掉。

這種做法也不大推薦,因爲既然一個食物已經發黴到肉眼可見了,那麼往往意味着它已經被黴菌大肆侵襲了,看起來完好的部分也不一定安全。

保險起見,能別吃還是別吃。

最後,油炸類、醃製類、燒烤類食物。

這幾類食物大多高油、高鹽、高糖,頻繁食用對身體器官會造成很大壓力,且在烹飪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合物質。

這些食物深受當代年輕人的喜愛,是年輕人享受人生的一大途徑,但爲了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美好,還是要適當控制,合理食用。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這4種蔬菜被衛生組織拉入“致癌名單”?真相看這裡》

北青網《驚出一身冷汗!這三種蔬菜》

由於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纔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