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多歲慶成宮首次向公衆開放
昨天,有着560多年曆史的先農壇慶成宮首次面向社會公衆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這是繼今年4月18日神倉院落首次開放之後,先農壇內又一面向社會公衆開放的古建築區域。
紅牆綠瓦襯托出深厚歷史積澱
從先農壇的東門——先農門進入,沿着石板路步行一段距離即可到達慶成宮。慶成宮建築羣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經過外宮門、內宮門和正殿。其中,慶成宮正殿最爲恢宏壯麗。昨天下午,排隊進入的參觀者幾乎人人都舉着手機拍照,面對紅牆綠瓦的古建築發出驚歎。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館長薛儉介紹,慶成宮古建築羣佈局恢宏,裝飾精美,是先農壇內營造等級最高的皇家建築羣,體現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築風格。其中,正殿、後殿的屋頂爲皇家建築等級最高的廡殿頂,覆蓋綠色琉璃瓦,樑枋採用金龍和璽彩畫,窗花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圖案,殿內裝飾採用團龍圖案天花,處處彰顯出了明代皇家建築的氣派。
如今,慶成宮雖經過修繕,但仍採用的是“修舊如舊”原則。曾經最爲耀眼的綠色琉璃瓦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打磨,已經變得斑駁,屋頂上還有野草生長。但斑駁的琉璃瓦和建築並不違和,反而襯托出慶成宮深厚的歷史積澱。
此外,殿內天花彩畫保存較爲完好,修繕時僅補配了少數完全脫落的彩畫;扶脊木僅去掉了糟朽部分,再補配加固,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的歷史信息。
一年多時間恢復文物歷史風貌
慶成宮原名齋宮,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是明清帝王在祭祀先農前齋戒的場所。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對其連廊與牆體進行改建,形成現有格局,並更名爲慶成宮,成爲皇帝祭享先農、親耕耤田禮成慶賀之所。
受城市建設影響,先農壇曾被民居佔據,慶成宮也變成了“大雜院”。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副館長潘偉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先農壇內原居民住房情況複雜,且有大量違建。住戶大多已經在這裡居住生活了二十多年,地面鋪裝已被破壞,且缺乏水電基礎設施,不利於文物的後續開放和展示。
爲配合北京中軸線申遺,2020年,北京市啓動了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計劃。在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的帶動下,慶成宮建築羣騰退、修繕與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自2023年以來,在市文物局(市申遺辦)的集中調度和西城區委區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先後完成了慶成宮區域文物徵收騰退、非文物建築拆除、彩畫保護、本體修繕、展覽布陳等任務,利用一年多的時間讓文物恢復歷史容顏,讓這座有着56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迴歸公衆視野。
系列展陳講述慶成宮前世今生
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慶成宮是北京中軸線15個遺產點之一——先農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昨天,有着560多年曆史的先農壇慶成宮首次面向社會開放。可以說,這也是先農壇幾百年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目前,慶成宮以博物館的形式向觀衆訴說着慶成宮的故事。觀衆進入慶成宮後,可以在一進院內觀看“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成果展”,瞭解近年來公衆參與支持下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取得的成果;在西跨院觀看“慶成宮歷史文化展”,瞭解慶成宮的建築特色和歷史變遷;在慶成宮正殿可以通過視頻觀看“致中育和嘉禮慶成——先農壇慶成宮數字常設展”,欣賞壯美中軸線,瞭解清雍正祭享先農、親耕耤田的場景;在後殿可以欣賞併購買到心儀的文創產品。
文/本報記者劉洋
提示
由於慶成宮地處先農壇外壇區域,目前與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所在的內壇區域暫時不能連通,目前採取分區驗票的形式進行參觀,遊客憑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門票可以參觀包括慶成宮在內的古建館所有開放區域。
參觀慶成宮的觀衆可在先農壇的東門(先農門)外線下售票處購票,或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的微信公衆號或支付寶線上購票。購票後進入先農門檢票,沿導引線步行進慶成宮參觀。參觀慶成宮後可以持票繞道南緯路到先農壇內壇繼續參觀古建館其他開放區域。
慶成宮區域不設停車位,倡導各位觀衆朋友綠色出行,可以乘坐地鐵8號線天橋站向南步行300米左右,或乘坐2路、7路、20路等多路公交車到先農壇站下車即到。參觀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區域的觀衆可以從先農壇內壇北門繞道南緯路到先農門參觀慶成宮。諮詢電話:010-6317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