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王昌齡被貶返回老家,途經亳州,竟被亳州刺史一刀捅死

王昌齡是一位被後人尊爲“七絕聖手”的詩壇巨匠,只是沒有人想到,這位才華橫溢的文人,竟在59歲那年,被貶官返鄉途中,被一把無情的利刃,就此終結了這位詩人的傳奇人生。

到底是什麼樣的恩怨情仇,導致了這場慘劇的發生?

一代詩人

王昌齡的故事要從他的出身說起,有人說他來自河東晉陽,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也有人說他出生於京兆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

無論是哪裡,有一點是確定的:他從小就嚐盡了農家子弟的辛酸,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

想象一下,幼年的王昌齡,每天跟着家人在田間勞作的場景,烈日當頭,他彎着小小的腰,汗水浸溼了衣衫。

這樣的日子,讓他對農民的辛苦有了深刻的體會,也許正是這樣的經歷,爲他日後的詩作埋下了感人至深的種子。

王昌齡並不甘心一輩子做個農夫,二十歲出頭的他,心中燃起了建功立業的火焰,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鄉,踏上了邊塞之路。

可惜啊,他選錯了時候,那時正值李隆基即位初期,天下太平,哪有什麼建功的機會?

失望之餘,王昌齡並沒有放棄,他轉而投身修道,過起了修身養性的生活,在這段時間裡,他開始嘗試寫詩,筆下流淌出的是盛世太平的美好景象。

不甘寂寞的王昌齡又來到了長安,想要在這個繁華的都城尋找機會,然而命運似乎總是跟他開玩笑。

在長安,他依舊沒能如願以償,無奈之下,他只好又一次踏上了出塞的道路,決心投筆從戎。

這一路上,王昌齡沒有虛度光陰,他四處遊學,勤奮攻讀,爲科舉考試做着準備,而他的努力終於在30歲那年得到了回報。

開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王昌齡高中進士,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雖然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國務院裡最低級的科員,但對於出身農家的王昌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僅僅四年後,34歲的王昌齡又迎來了人生的又一個高峰,他在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考中了博學宏詞,被授予了祀水尉的官職。

雖然官職沒有太大的提升,但這無疑是對他才學的又一次肯定。

之後的日子裡,王昌齡的仕途似乎走上了正軌,他先是被調到河南任縣尉,後又去了江寧做縣令。

然而誰料,命運的車輪卻在此時發生了轉折。

多次被貶

有一次,王昌齡爲被貶的前宰相張九齡說了幾句話,還寫了篇小文章,不料卻爲他招來了禍端。

他被貶到了遙遠的嶺南,幸運的是,第二年恰逢唐玄宗改年號爲“天寶”,大赦天下,王昌齡這才得以重返故土,繼續他的縣令生涯。

然而好景不長,王昌齡又一次被貶,這次的理由是“不護細行”,也就是做事不夠細心,然後被貶到了更遠的夜郎。

在這段顛沛流離的日子裡,王昌齡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襄陽,他遇到了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常常一起飲酒作詩,好不快活;到了巴陵,他又碰上了李白,這兩位詩壇巨匠相談甚歡,還互贈詩篇;此外,他還結識了高適,兩人惺惺相惜,成爲了知己。

這些友情,成爲了王昌齡仕途坎坷時期的一抹亮色,他們的交往,不僅豐富了王昌齡的人生,也爲他的詩作帶來了新的靈感和活力。

然而到了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59歲的王昌齡竟再次被貶官回老家。

當王昌齡途經亳州時,一場意外的相遇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亳州刺史閭丘曉,出於某種不爲人知的原因,竟然對這位詩壇巨匠痛下殺手,有人猜測,閭丘曉可能是擔心王昌齡發現他的違法亂紀行爲,所以才鋌而走險。

就這樣,一代詩人,就在這個陌生的驛站,結束了他59年的傳奇人生,這個消息傳出後,震驚了整個文壇。

人們無法相信,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竟然遭遇如此悲慘的結局。

然而王昌齡的死並沒有就此成爲一個懸案,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張鎬奉命去平定“安史之亂”。

在此過程中,閭丘曉因爲拖延救援宋州,導致宋州被攻陷,被張鎬以耽誤軍機的罪名處死,據說,閭丘曉臨死前還在求饒,但張鎬想起王昌齡的家人無人照顧,就沒有給他活路。

這個結局,或許可以看作是對王昌齡的一種遲來的正義,但對於王昌齡的家人來說,這遠遠不能彌補他們失去的損失。

回顧王昌齡的一生,我們不禁感嘆命運的無常。他出身農家,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了一代文豪,他的詩作大多源於自己的境遇和心情,真實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經歷,他被稱爲邊塞詩的鼻祖,“七絕聖手”的美譽更是流傳至今。

只是他的的才華似乎與仕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性格直率,在官場上難以周旋,雖然他心懷天下,滿腔抱負,但卻屢屢遭遇挫折。

他的詩作流傳千古,但他的人生卻充滿坎坷,這種反差,或許正是他的詩作如此動人的原因。每一首詩,都凝聚了他對人生的體悟,對命運的思考。

在王昌齡的最後時刻,不知道他是否想起了自己的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也許在他看來,自己就是那個未能還鄉的遊子,然而他可能沒有想到,他的詩句卻永遠地留在了中國文學的長河中,成爲照亮後世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