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搭建寫作訓練系統,練筆原來這麼輕鬆
文 | 葉偉民
很多人學寫作,被當年英語四六級帶跑偏了,去背詞典、詩詞和語法,最後發現還是不會寫。於是自我懷疑:大概不是這塊料吧。
寫作不是科研,無須研究文字起源和古人發音。寫作靠實操,虛點講靠文氣語感,實點講靠刷經驗值。每天都寫,和一週一寫就是不一樣。
因而,建立一套適合你的寫作訓練系統,讓輸入輸出實現良性循環,遠比拼命攢你也不知道怎麼用的詞彙重要。
生活是座寶庫,是所有寫作素材的源頭。很多作家都深諳此道,成了各式各樣的筆記狂魔。
莫里哀袖筒裡藏個筆記本,偷偷記下人們的談話;易卜生常去咖啡廳,作看報狀卻觀察路人;傑克·倫敦把創意寫在小紙條上,隨意貼滿房間。
果戈裡的“松鼠症”更嚴重,連和朋友聚餐的菜譜也照單全收。
無論何時何地,一個好想法,一個有趣的場景,一句動人的話或一段精彩的閱讀摘要,都記下來。你會發現,如果不動筆,我們得糟蹋多少生活的饋贈。
電影《邪不壓正》裡,姜文一句“正經人誰寫日記”讓日記成了羞羞答答的事情。非也,正經人還真寫日記了,例如我。
不過,日記於我也不是用來碎碎唸的,而要解決問題,首個就是時間管理。但我不會花太多時間,每天就15分鐘,而且是流水賬。
寫作時,流水賬似乎不是什麼好事,但記日記卻相當適合。它不僅可以記錄原裝生活,還能暴露效率陷阱——一天干了多少事,分別用了多長時間。
那些空白時段,基本是用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或被手機攝了魂,這是時間管理上需要優化的地方。
重溫一天自然是不夠的,還要有總結和轉化,這就需要有效的認知模型,而且該模型一定是簡單的,容易堅持的。
我往老祖宗的智慧裡找,荀子主張“聞見知行”,學習必經的四個階段。於是,我用它來做個人數據庫的日常處理流程。
1、聞:即聽來,包括閱讀、交談、聽課、看紀錄片等,是最基礎的信息來源。
2、見:即看到,與聞一起構成學習的起點。然而,百聞不如一見。我認爲“見”在除了被動看見外,還應有兩層主觀延伸:一是目睹、體驗;再是探尋、驗證。
3、知:即認知。很多人覺得,只要把重要信息記住了,就是知道了。不,那還只是停留在“聞見”階段。
費曼學習法這兩年挺火,其精髓在“以教致知”:如果你把知識點嚼爛吃透,再用自己的話教會小白,那纔算真正的“知”。小白不懂或把自己繞進去了,回爐再學,再教,直至對方能聽懂。
4、行:即實踐。行是前面知識整理工序的目的和歸宿,也是最高階段,不僅是對知識的驗證,也指人的實踐、修行、創新等。
最後,在“行”的過程中,又產生“聞、見”,開啓新的循環。
這個模型很自洽,也流傳千年。我用筆記軟件建立整理個人數據庫,把模板提前設計好,每天調用填寫。如下圖(手機請轉90度):
有了個人數據庫且每日增補,信息和知識的調取就變得非常高效,也就可以非常自由地點狀輸出了。
我有個堅持了很多年的晨間習慣——發一段短文案,也就百來字。一是給大腦熱熱身,再是敦促輸入。我稱之爲“微練筆”。所謂“微”,就是以足夠小的目標來修煉某種習慣,小步快跑,最終積小變爲大變。
微練筆還有很多好處,高頻動筆,化零爲整,定期歸納組合,文章就有了,有點納博科夫“卡片寫作法”的意思。
我每天只更一條,內容很自由,所見、所聞、所思、讀書摘要、有趣的場景、對話、觀影片段、回憶、吐槽都行。然後發朋友圈、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
更精妙的是,這些思維的稻穗會換來讀者反饋,贊也好,噴也好,補充信息也好,自嗨自黑也好,本質就是預檢驗。我擇其優者繼續打磨,也隨之思考得更全面深入。
很多人有個思維誤區,覺得一定要埋頭弄篇完美的文章,再幾經斟酌纔好意思見人。這是紙質時代的書寫方式,專心寫大部頭可以理解,但用於練筆卻是內耗,意志稍不堅韌,便筆頭易冷。
互聯網時代講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寫作也可以這樣。
養成每天動筆的習慣,就可以定期產出文章了,但正面想選題不是每次都有靈感,很多人就倒在這一步。
我們完全可以反向思維,憑空講不好,但“你問我答”就容易多了。每週到問答平臺找一個你擅長領域的問題,你會發現,那些關注和閱讀數雙高的問題,就是好選題。
回答過程又是一輪“聞見知行”。回答後,將答案二次加工,改頭改尾,加上標題,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以上五步,從每天到每週,從記錄、時間管理、知識管理、練筆到碎片成文,一個從零到整的寫作週期就完成了。
其核心邏輯在於:專注深耕,做長期主義者;一次操作,多種產出;高頻輸出,獲取持續動力;分解目標,保持勻速,和時間做朋友。
這套寫作訓練系統,開局只有一個小本子和一支鋼筆,後來不斷升級工具,增補取捨,固定使用已有5年多,幫助我保持規律自在的創作生活。
它不是普適的,但裡面如果有若干心得你看得上,拿去組建自己的寫作訓練系統,一定又是另一件美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