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高風險族羣確診沒吃抗病毒藥 羅一鈞:將簡化開藥流程
6成高風險族羣確診後沒吃抗病毒藥,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將簡化醫療端開藥流程。(圖爲急診室門口,資料照)
再過四天,3月20日輕症免隔離政策就要上路,臺灣感染症醫學會今天公佈一項調查發現,國內高達6成高風險族羣確診後,沒有就醫領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顯示防範新冠重症仍有努力空間。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隨視訊診療去任務化,可以降低民衆就醫門檻外,也會簡化醫療端開立藥物繁瑣的行政作業。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於2月20日至3月1日針對全臺18歲以上1168位確診民衆進行「新冠肺炎對生活影響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6成民衆表示確診後日常生活產生變化,包含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和體力都受到影響;有4成民衆自認有長新冠症狀,其中7成表示長新冠症狀已影響日常生活。
另外,調查更發現,僅4成高風險族羣確診後,有就醫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也就是說高達6成高風險族羣未服用藥物。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採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能預防重症和死亡風險外,也能降低近三成長新冠的風險,比率低,顯見國內重症還可以再改善。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臺灣抗病毒藥物投藥率在世界上看起來高,根據其他國家使用經驗發現,藥物的可近性很重要,是否能就近在醫療院所,也就是要讓民衆可以容易取得,目前目前全國約有2700餘家口服抗病毒藥物合約機構領用藥物治療,高風險確診民衆可由診療醫師開立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處方。
羅一鈞表示,目前隨着3月20日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加上視訊診療也會跟着去任務化,確診民衆可以出來就醫,解除視訊門檻後,對於開藥可能會有幫幫助。
另外,針對醫療院所端,羅一鈞也指出,醫療院所開立抗病毒藥物的行政作業,以前需要經過很多繁複的上傳作業,也將會簡化,讓醫師端可以解除行政壓力,讓更多病人來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