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背部症狀別輕忽 「骨鬆骨折」死亡風險直逼晚期乳癌

▲6大背部症狀別輕忽,「骨鬆骨折」死亡風險直逼晚期乳癌。(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骨質疏鬆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成爲全球第二大流行病,50歲以上女性平均每3人就有1人罹病,男性每5人也有1人,但因骨鬆沒有徵兆,往往都等到發生骨折後才驚覺骨鬆已找上門。醫師表示,約1/3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會發生一次骨鬆骨折,風險高於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總和,一年死亡率將近二成一,直逼晚期乳癌。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醫師表示,各年齡層密度常態分佈,依據WHO標準,T值小於2.5單位就屬骨鬆,小於1單位纔算正常,而介於之間的就叫骨量減少。骨鬆好發族羣除了更年期後的男女外,運動量少、不曬太陽營養補充不除、抽菸及酗酒族羣,也可能讓骨鬆提早來報到。

而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醫師表示,依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健保在骨科的醫療花費,十年來成長了42%,2016年骨科住院患者有24.5萬人,有10.5萬人即因骨折而住院,比例佔四成三;而其中光是骨鬆導致的髖骨骨折手術案例就接近兩萬例,但追蹤這些病患,發現卻只有1/4接受骨密度檢測、1/3接受骨鬆藥物治療,篩檢與治療的涵蓋率都有待加強。

▲骨鬆骨折發生風險。(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提供)

林高田表示,骨鬆症狀不明顯,但民衆可從6項徵兆觀察出端倪,分別爲「背部彎曲駝背,出現瀰漫性慢性背痛」、「背部痠疼」、「無法仰睡」、「輕微小動作就導致骨折」、「起牀時背部、腰部疼痛」、「向前彎腰的姿勢會感到痛苦不堪」等。

林高田提醒,臨牀上只有1/3的脊椎壓迫性骨折被發現,下一步馬上就要面臨死亡性的髖部骨折,建議高危險族羣應該定期就醫檢測骨密度,若經醫師評估屬於骨折高風險,建議應積極接受治療與定期追蹤回診,平時也可以多吃鮮奶優格起司乳製品補充鈣質,並透過負重運動強健肌肉、增加骨質密度,改善身體協調與平衡、減少跌倒和骨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