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砲戰「見證人」 蔡詩萍上節目談《我父親》紅了眼眶

作家蔡詩萍(右)受邀到廣播節目談著作《我父親》及823砲戰。(圖/摘自POP撞新聞YouTube)

今(23)日是「八二三」63週年紀念日,作家蔡詩萍受邀到資深媒體人黃𬀩瀚主持的廣播節目,談他的著作《我父親》,以及那年代對他、對這個時代的可能意義,而在言談間,兩人都不禁紅了眼眶。

黃𬀩瀚在臉書表示,八二三那天,蔡詩萍只有5個月大,父親爲了保護他摔進傘兵坑,撞得滿頭是血;而蔡詩萍也另類成了當年的「見證人」。《我父親》則是一個湖北老兵隻身來臺,娶了客家姑娘,生下三子一女,兒孫滿堂,大時代的故事。

黃𬀩瀚並轉述蔡詩萍在書中提到的,多年後看到蔡英文,終於在她當選總統後的第四年、2019年去了金門的八二三砲戰六十一週年紀念,雖然很多人質疑她是爲了連任選舉,但有什麼關係?若爲了選舉,能調整自己的立場與態度,那不也是民主選舉的價值嗎?重要的是政治人物能否爲了選舉,而長期的、根本的、結構性的調整自己的態度與立場,這纔是關鍵,不是嗎?

「中華民國,是一定要與臺灣發生化學變化的」黃𬀩瀚引述蔡詩萍說的話,他認爲,這麼些年來臺灣族羣早就融合,自己的孩子、蔡大哥的女兒,都是「新臺灣人」,不分彼此,也分不了彼此。

蔡詩萍也在臉書指出,《我父親》不只是一本寫他父親,那段大時代裡,苟全性命於亂世的小人物故事,也描述了很多家庭共同感受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生活際遇。

很多人不必經歷八二三砲戰的年代,但一定有感覺「對岸」對臺灣的長期威脅;很多人不必經歷外省本省的族羣矛盾,政治認同的碰撞,但一定在家族互動裡,不免有着各個族羣的姻親,不同立場等尷尬。然而,祭祖時、過年過節時,全家族又都會在一起,感覺我們是一家人;很多人不必硬要把自己塞進什麼政治、認同的糾葛,可是一定可以從父親那種老派而恬淡的性格里,感知到爲人父母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