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CPI年增率 再逾2%
近期物價年增率
主計總處7日公佈物價統計指出,受油料費、蔬果及機票費上漲影響,8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升至2.36%,爲今年以來第三次超過2%,也是近三個月最高,惟研判這只是短期現象,目前並無通膨問題。
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8月物價漲幅較大是受原油上漲、天候因素(豪雨、盧碧颱風侵襲蔬菜產地)及去年低基數的影響,因此年增率較高,這些現象隨着天候轉好,蔬菜供給恢復,通膨率未來幾個月會緩和下來。
與去年同月比較,在368項調查項目裡,8月漲幅前十名全是蔬菜,前四名絲瓜、玉米、扁蒲、苦瓜漲幅甚至超過六成。8月CPI漲幅2.36%,逾六成來自蔬菜、水果、油料費及機票這四項的貢獻,至於非常貴的蔥,年增率雖只有18%,但五年來(從105~110年)已漲了67%,顯見民衆的感覺是正確的。
曹志弘表示,除了颱風豪雨等天候因素,原油、原物料等進口物資也影響國內生產成本,近期黃豆、原油、基本金屬漲幅雖仍在高點,但年增率已逐漸緩下來,這些走勢有助於未來物價的平穩。
也正因國際農工原料行情走緩(OPEC原油每桶由7月的73.5美元降至8月70.3美元、每英鬥黃豆由14美元降至13美元),因此8月我國進口物價漲幅趨緩,衡量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WPI)漲幅雖仍高達11.88%,但已自高點回落。
曹志弘指出,國際農工原料價格於年初因疫苗施打,各國解封,需求擴大而上揚,如今又因Delta病毒升溫,各國警戒升高,需求下滑而價格走緩,物價隨疫情變化而波動的現象仍需關注。
整體而言,國際農工原料行情未再走高,而影響蔬果的天候因素也可望消失,主計總處研判通膨壓力會緩和,當前通膨率較高情況只是短期現象,國內尚無通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