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碳價指數 再創高可期
證券時報30日報導,全國碳市場從2021年7月16日正式啓動上線交易,首個履約週期納入重點排放單位共2,162家,每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截至2023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接近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爲110.3億元。
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最新報告指出,隨着市場交易日趨活絡,今年7月大陸全國碳市場有以下兩大特徵:一是價格波動上升、相對6月大幅上漲;二是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但上下旬差距較大。
報告指出,以7月24日、25日來說,全國碳市場收盤價均爲每公噸64元,創下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以來的歷史新高。若以7月全月來看,整體碳市場價格呈現躍增態勢,7月全國碳排放配額(CEA)日均收盤價爲每公噸60.61元,較6月大漲4.9%,顯著高於今年其他月份。
成交量方面,7月CEA同樣延續6月的活躍態勢,日均成交量達16.22萬噸,半數以上交易日的成交量逾10萬噸,特別是7月5日單日總成交量飆升至65.1萬噸。
不僅如此,復旦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8月復旦碳價指數預計仍將大幅上漲。其中,8月CEA的買入價格預期爲每公噸57.82元,賣出價格預期爲每公噸61.54元。
報導指出,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黃明表示,大陸全國碳市場應加快非履約性主體入市步伐,建議引入流動性提供商制度和雙向競價制度,建立碳市場調節機制,不斷增強碳市場的流動性,降低碳價非理性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