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現“減持潮”?事實是......

來源:證券時報官微

近期,市場出現了“減持潮”的說法,通過公告檢索對比,並未發現市場出現“減持潮”跡象。數據顯示,10月9日晚間、10日晚間、11日晚間,滬深兩市分別披露股東減持計劃9單、7單、7單,數量較此前的平均值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

同時,不少說法中對於“減持數量”的口徑計算,混淆了減持計劃公告和減持結果公告,放大了減持的負面效應。據接近監管層相關人士指出,減持計劃披露整體平穩,較往年同期有明顯減少,上市公司股東規範、理性、有序減持的生態逐步形成,與之對應的是,上市公司回購、大股東增持數量大幅增加,特別是一批龍頭、權重股公司回購增持,彰顯對市場中長期前景的信心。

真相一:市場未出現“減持潮”

近期市場波動較大,一些上市公司和減持有關的公告引發了“減持潮”的說法。統計數據顯示,9月24日至10月11日共9個交易日,滬深上市公司共披露股東減持計劃157單,平均每個交易日約17單;整個9月共19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共披露股東減持計劃229單,平均每日約12單,未見實質增多。

就近看10月9日晚間、10日晚間、11日晚間,滬深兩市分別披露股東減持計劃9單、7單、7單,數量也處於較低水平。

可以看出,相比5000多家上市公司的總規模,披露減持公司的絕對數量佔比依然極小,同時,近期A股減持數量並未明顯偏離歷史正常水平。

真相二:減持計劃和減持結果兩類公告不可混爲一談

當前市場感受減持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混淆了減持計劃公告和減持結果公告。減持結果公告是前期減持計劃實施情況的事後反映,意味着已經減持完畢或者期限屆滿,不會再影響下一階段股價和市場走勢。如果將兩類公告混爲一談,容易放大減持的負面效應,給投資者造成誤導。

以10月9日晚間爲例,實際上滬深交易所披露了9單減持計劃,更多的上市公司發佈的是減持結果。但在一些說法中,這一統計口徑成爲了“50家上市公司發佈減持計劃”,成幾何倍地放大了有減持計劃的上市公司規模。

因此,投資者在查閱上市公司公告時,應當注意區分減持計劃和減持結果,準確理解不同類型減持公告的信號意義。

真相三:去年8月以來減持計劃披露數量明顯縮減

去年8月以來,證監會不斷優化減持規則,從嚴格限制破發破淨、現金分紅不達標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減持股份,到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監管部門把減持與股價表現、分紅情況進一步掛鉤。尤其是今年新“國九條”發佈以來,證監會進一步完善減持新規,要求協議轉讓的受讓方鎖定六個月,封堵繞道減持的漏洞,從嚴打擊違規減持行爲態勢逐步形成。

在此背景下,股東減持計劃披露數量明顯縮減。與之對應的是,上市公司回購、大股東增持數量大幅增加,特別是一批龍頭、權重股公司回購增持,彰顯對市場中長期前景的信心。統計顯示,2024年年初至今,滬深兩市共披露重要股東增持計劃617單,同比增加428單,合計金額上限449億元,同比增加268億元。

據接近監管層相關人士指出,證監會下一步將持續強化對股東減持行爲的監管,嚴厲打擊、從嚴懲處違規減持行爲,堅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充分保障投資者利益。

責編:陳麗湘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