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冰箱,都不是方太的妙棋?
在洗碗機和煙竈市場做出成績後,方太勢必要分一杯白電市場的羹。
10月下旬,方太規模最大的年度發佈會上,號稱"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問世,與此同時出現的是AI、GPT等"噱頭"意義頗重的字眼。
家電業高度關注之下,也引起市場疑問。要知道,冰箱一直是白色家電的主打家用電器,作爲一家廚電企業,方太爲什麼對冰箱業務情有獨鍾?
按照市面上淺淺的理解,無非是廚電不好賣了,需要找到第二曲線,而中國家庭有一大半都將冰箱放在廚房,從這個意義上講冰箱和煙機竈、洗碗機一樣屬於廚電產品,對於方太來說,做冰箱也算是名正言順的補齊了廚電產品線最後一個板塊。
除此之外,國補、AI、營銷策略、技術創新、全場景佈局,也都被認爲是方太在當下節點大力推進冰箱業務的原因。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方太到底爲何加碼冰箱市場?有什麼優劣勢?深度算法在廚房領域的應用,到底有多大的實用性?一味"拔高"的老套營銷策略,如何佔領年輕人心智?
一、冰箱難出爆品
方太首次推出冰箱產品,是兩年前的年度發佈會,甚至與這次發佈會在同一地點。不同的是,當時的冰箱產品並不是發佈會的主角,而是被集成在成套智慧廚電"方太玥影套系Pro"中發售。
兩年時間,外界未看到方太發佈有關冰箱銷售的數據,第三方機構關於冰箱的統計數據也未有相關顯示,再根據電商平臺的銷量,可以推斷方太冰箱的銷量應該不大,對方太尚未作出實質性營收貢獻。
"從發佈到現在,兩年也就賣了幾臺",一位方太經銷商向「科技新知」透露,"來問的都很少,即便我們主動介紹,消費者基本也沒有絲毫想了解的意思。"
如果將兩年前的冰箱看作試水,那麼這次直接在發佈會名字中都加入冰箱,可見方太想將冰箱打造成下一個像洗碗機那樣"爆款"的決心。
其實最近幾年廚電行業近年來競爭日益激烈,不僅是市場空間逐漸觸頂,傳統品牌紛紛加碼和新興品牌的涌現,更刺激着方太的神經。在這樣的背景下,方太雖然依然保持着行業頭部位置,但其所面臨的市場壓力卻不容小覷。
這樣的大背景下,方太必須做出改變。而縱觀能夠放在廚房的電器,除了煙機竈具、洗碗機外,淨水器、蒸烤箱、熱水器這些要麼低頻要麼低價,市場份額很難做大,而更剛需、更高價值的也就剩冰箱,並且一份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5%的家庭會把冰箱放在廚房空間裡,站在方太的角度,發展冰箱業務更是順其自然之舉。
那麼問題在於,方太在冰箱市場真的有競爭力嗎?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隨着直播電商等快速崛起,傳統的白電渠道格局進入調整期。奧維雲網大家電事業部研究總監裴東敏認爲,"在互聯網原住民的影響下,線上渠道價格敏感度偏高,但結構升級趨勢顯著,促使冰箱企業產品研發向互聯網化的高性價比+高端毛利產品兩端佈局,推進了全渠道的產品結構升級。"
也就是說,換新和囤貨需求交匯成爲目前冰箱產品迭代的加速器,而高容積率訴求、一體化設計等多方面組合,推動了高端冰箱的趨勢發展。
從方太的產品定位來看,其主打的是高端全場景廚電,這一理念本身並無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順應了現代家庭對廚房生活的品質追求。不過,如今的冰箱市場較爲穩定,海爾、美的、容聲牢牢佔據行業前三席位,累計市佔率超50%,剩餘企業已無太多紅利可挖掘。
當然,高端冰箱市場相對小衆,市場規模也有限,方太的高端定位也註定與大衆產品無緣,並且需要面對更挑剔的消費者羣體和更高的市場要求。
有多位有購買方太冰箱意向的消費者此前也向「科技新知」表示,"感覺方太做冰箱並不是特別可靠,一些主打功能在主流白電品牌的產品上早已落地,關鍵有這個預算完全可以選擇更多高端品牌的產品,在售後上也更有保障。"
有分析人士向「科技新知」表示,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恆者恆強、弱者出局的當下,企業比拼的是管理、技術、產品等硬實力。"在這種格局下,方太進軍冰箱業務的重點,應該放在覈心技術的研發方面。"
事實上方太曾將"每年研發投入不低於營收的5%"列爲目標,若按每年200億元營收(實際2023年爲176億)來計算,公司的研發費用也僅爲10億元左右。不過對於主要佈局廚電市場的方太而言,投入冰箱的研發費用,難以與海爾、美的等家電巨頭動輒百億的年度研發經費相抗衡。
大背景的限制下,冰箱顯然很難成爲繼煙機、洗碗機之後,方太的下一個爆品。
二、激戰AI高地
與前兩年不同,當下一個必須面對的一個大背景是,AI大模型已成爲整個家電行業角逐的新戰場。
細分到廚電行業,老闆電器、萬得廚已相繼推出"食神"AI烹飪大模型和"祝融"烹飪大模型,方太自然不甘落後,發佈了首個AI健康烹飪系統——Healthy Cooking GPT。
而串聯起方太推冰箱邏輯的正式AI。因爲不同於其他黑白家電企業,無論是電視還是空調面板抑或成熟的產品APP都是這些企業的AI入口。
但對於廚電企業來說,想要利用AI,一個能直觀顯示烹飪信息的顯示屏尤爲重要,而且這塊屏幕還能作爲烹飪流程的控制樞紐使用,在廚房空間裡,讓冰箱上那塊大顯示屏擔當此任最合適不過。
其實在此前的玥影系列,方太便將一塊升降中樞大屏藏到了油煙機中,然而超段位的價格以及不協調的外觀,下單者寥寥。"這塊屏幕確實足夠新鮮,但價格和外觀確實勸退了不少年輕人。"某方太經銷商表示。
Healthy Cooking GPT和新一代冰箱的同時出現也註定了這不是偶然,因此,不可以孤立地看待方太推冰箱。據悉,目前僅有方太睿隱系列搭載了Healthy CookingGPT,並且從產品來看,包括像集成烹飪中心、冰箱等設備都有智能屏。
在一個特定場景,用更垂直的大模型來提高效率,打造創新,並且順勢將整個場景的電器全部融入,這或許是方太下這步棋的意義所在。
不過,深度算法在廚房領域的實用性到底有多大?廚房環境相對複雜多變,深度算法需要具備較強的適應性才能應對各種情況,這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驗證與改進的過程。Healthy Cooking GPT這些概念高大上的東西到底實用效果如何,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最關鍵的在於,到底有多少消費者會爲其買單。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按照單一產品邏輯來看,這次的冰箱與兩年前的似乎相差不大,主打的都是零嵌和保鮮,那麼從企業角度來看,新一代冰箱到底能爲方太帶來什麼?
其實早在此前"智能廚電"、廚房大模型等概念火爆之時,便出現不少聲音認爲這些概念是"噱頭"。有資深產經觀察家也表示,"雖然現在大模型、大數據、智能化個性化烹飪解決方案(百花齊放),但對很多廚電企業來說更多還是一種噱頭,有一定的炒作成分。"
而「科技新知」通過與老闆、方太等多個廚電的線下門店相關人員交流也得知,很多門店是沒有AI產品相關樣機,朋友圈也不會去宣傳,甚至有些門店對這些AI產品的瞭解也僅限於產品詳情頁。"因爲價格太高,幾乎沒有人會問,只有一些年輕消費者對智能化感興趣,我們還是推薦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表示,單純的AI大模型並不能成爲家電企業的可落地產品,在家電領域,大模型、數字人需要和具體的產品形態結合,才能最終形成家電企業核心支撐點。
另一家電分析師劉步塵也提出,"就智能家居而言,我認爲推行AI大模型並不是當務之急。"他認爲,"首先把單個硬件產品做到高度智能纔是緊要的,但目前看大多數家電產品的智能化體驗都差強人意,失去單品高度智能這個前提基礎,大模型也解決不了用戶痛點。"
坦白講,方太基於全場景的Healthy Cooking GPT技術雖然炫,但也無需期望過高。想真正普及,還得看價格,以及消費者是否願意爲AI的烹飪技術買單,否則就只是個噱頭。
三、高端定位尷尬
毋庸置疑,方太在產品上確屬一流,只是對於廚電企業來說,除了產品外,渠道營銷也是賣貨的重中之重。
蘇寧大數據顯示,廚房電器消費者年齡分佈主要集中在40歲及以下,佔比超過八成,80後、90後已經成爲廚電消費的主力人羣。然而大多90後表示,在購買家電時需求和價格是第一要素,會在網上貨比三家不會盲目追求品牌,更注重性價比。
另外,高端並不等同於高價,更不等於奢華。年輕消費者在選擇廚電產品時,更加註重的是產品的性價比、 實用性和智能化程度。他們希望在有限的預算內,能夠獲得既美觀又實用,且能與現代全屋智能家居系統無縫對接的廚電產品。而方太的產品僅僅侷限於很小一部分廚電,價格也相對較高,對於大多數年輕消費者來說吸引力不大。
再者,從營銷策略來看,方太在品牌宣傳上一直秉持着高端、專業的形象,明星代言選的也都是父母輩的"紅人",發佈會也十分傳統,然而這些營銷策略在吸引年輕人羣體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
事實上,從行業小環境來看,一線城市房地產新增供給少,廚電行業新裝需求也受影響,相比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有更大的市場空間。
然而以方太爲代表的傳統廚電,大多單價昂貴、定位高端,對下沉市場的渠道、打法瞭解甚少,很難滲透到低線市場。此前方太也嘗試進入三四線市場,並且考慮過開發中低端產品線,但最後還是堅持走高端路線,堅持以一線城市的價格進入三四線市場,當時方太也寄希望於,隨着消費升級,三四線的消費者也可以接受方太的定位和價格。
茅忠羣曾解釋過主攻高端市場的原因:"中國經濟發展有利於高端市場放大,高端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高端化能避開競爭對手。"這個邏輯在前幾年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在人們的消費越來越謹慎,高端化也會遇到一些阻力。最終方太的下沉計劃也是不了了之,其創始人茅忠羣感慨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產品,如何影響到目標消費者有不少挑戰。"
然而有廚電行業長期研究人士表示,隨着綜合家電介入廚電市場,傳統廚電企業在三四線的競爭力也會持續減弱,因爲在下沉市場拼的是品牌、渠道和價格,顯然資本雄厚的綜合家電企業優勢明顯。並且隨着家電以舊換新始料未及的展開,方太這些走高端的品牌也來不及佈局,會導致在下沉市場的差距越來越大。
不能否認的是,從技術和硬件創新的角度來看,方太目前仍然保持着行業領先的態勢,這是方太的企業基因,但是其處境仍然不容樂觀,行業內憂外患、營銷思維落後、沉迷高端無法自拔等諸多問題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時刻懸在方太頭頂,而跳脫企業本身,堅定地站在市場一側,或許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