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發展蓬勃 楊泮池曝這原因臺灣恐淪爲殖民地
臺灣醫學會、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臺灣臨牀試驗聯盟今(11)宣佈攜手合作,由臺灣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右五)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左五)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王家瑜攝)
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蓬勃發展,如何符合倫理法規是一大發展重點。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臺灣在硬體方面實力堅強,但2300萬人的健保資料庫受限很多,長年無法被使用,「臺灣要變成醫療資訊的殖民地還是大國?」若不加緊腳步發展,恐怕成爲醫療資訊的殖民地。
臺灣醫學會、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臺灣臨牀試驗聯盟今天(11)宣佈攜手合作,由臺灣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和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三方將共同籌組醫療AI委員會,盼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臺灣醫療AI生態系。
楊泮池表示,現在AI幾乎無所不能,很多事情通通可以做,尤其在醫療的應用更是如此,原因是軟體非常進步,以及背後有強大的資料庫。臺灣有2300萬人口、累計20多年的健保資料庫,但一直都沒辦法用,限制非常多,而國外很多醫療大數據公司,已經進入臺灣,目前有12家醫院加入,很多醫療資訊都已經傳給這些公司。
「臺灣要變成醫療資訊的殖民地還是大國?當然是要做大國!」泮池指出,雖然有9成的硬體是臺灣做的,可是所有軟體應用是別人凌駕在我們,我們只是變成殖民地;希望透過三方合作,在有規範、倫理、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而且資料不外露的情況下,各醫院可以做自己的生成式AI,透過聯邦式學習,達到精準醫療所需要的大數據運算目標。
身兼臺灣臨牀試驗聯盟主持人的吳明賢說,透過三方簽訂備忘錄,希望達成3項目標,第一是共同建立AI醫學倫理準則,提供可信任、負責任、多中心的AI機制,建立共同可交換的資料模型和資料交換協議。
第二是運用AI完善臺灣健康醫療,建立以人爲本的生成科技示範場域,利用AI的分析和預測能力,提升醫療品質和效率,降低醫療成本與風險。第三是開放AI演算法典範,貢獻AI輔助醫學於基因、影像、精準健康、藥物開發等研究,創造醫療創新與價值,並加速醫療AI的臨牀驗證與應用。
吳明賢表示,醫療AI發展、運用必須要有嚴謹的臨牀試驗和評估,而臺灣在臨牀試驗和AI發展都算是大國,這次透過這次簽約合作,促進醫學界和AI界的互動與學習,確保醫療A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