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五個維度取得社會救助新成效
近年來,安徽省全椒縣以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爲契機,以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爲抓手,緊緊圍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不斷創新機制、推動落實,着力打造“主動救助、精準救助、高效救助、綜合救助、急難救助”模式,工作取得新成效。
發揮救助主動發現機制,打造民政新亮點
建立困難羣衆主動發現救助機制,出臺了《關於建立困難羣衆主動發現救助機制實施意見》,聚焦特殊困難羣體,定期開展摸底排查、分類建立臺賬、落實走訪聯繫、推進部門信息共享、因人施策綜合救助。進一步夯實困難羣體救助管理的主體責任,建立領導逐級分包責任制;充分發揮村(居)委會的服務功能,將“發現機制”和主動救助納入村(居)委會職責範圍並落實專人負責;建立縣、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主動發現救助三級管理網絡,切實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提高救助對象識別精準度,展現民政新作風
完善救助對象分層分類管理機制,根據救助對象的年齡、健康狀況、家庭結構等因素,進行更細緻地分類,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救助措施。利用大數據與信息化手段,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實現跨部門信息數據共享,實時監測困難羣衆的生活狀況。2024年與相關部門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累計信息交換35次,推送信息12萬餘條。
優化救助申請審覈全流程,提升民政新效能
推行“一次申請、分類審覈認定”制度,避免困難羣衆多門申請、多次跑腿,提高救助效率。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落實社會救助審覈確認權限下放制度,按照村申報、鎮審覈的原則,通過簡化申請材料與證明事項,減少審覈確認層級,實現快速便捷的救助模式。
探索困難羣衆綜合救助新模式,呈現民政新擔當
依託縣、鎮、村三級社會救助服務聯合體,爲困難老年人、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困難羣體提供用電、用水、用氣等生活必需支出補貼,並按照要求給予一定的減免。對新增的用水、用電、用氣困難羣衆,供電、供水、供氣公司直接與縣民政部門覈實困難羣衆情況,讓羣衆“零跑腿”成爲常態。
落實困難羣衆急難救助新機制,踐行民政新作爲
建立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爲鎮村小額救助和急難型救助提供保障。對重病、重殘以及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臨時性困難的家庭,及時給予有效救助。對困難程度加重的,及時轉入低保或特困供養申報程序。2024年共開展臨時救助1066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245萬元。搭建“救急難”互助社會平臺,通過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廣泛鏈接社會資源,對因病、意外等因素造成臨時困境的羣衆開展應急救助。目前全縣共籌集互助社救助資金369.52萬元,實施救助970人次,支出資金52.2萬元。(羅林紅 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