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安銀行“大變身” ,成爲首家國資控股的民營銀行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北京報道

此前深陷“擬降存量存款利率”爭議的新安銀行,近日迎來3家國資股東。

11月2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批覆顯示,新安銀行10.2億股股權變更,3家國資股東接手後,新安銀行國資股東的持股比例達到了51%,已成爲業內第一家由民營企業100%持股變更爲國資控股的民營銀行。

民營銀行的主要特點就是民營企業控股,在迎來國資股東之前,新安銀行4家股東均爲民營企業。此次國資入股新安銀行,有何考慮?

對此,新安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變更股權的原因,爲優化股權結構,變更之後會產生正向影響。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曾剛則指出,這是正常的市場化選擇的結果。目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民營銀行在發展中面臨較大的壓力,亟需股東支持。

首家變更爲國資控股的民營銀行

安徽新安銀行由安徽省南翔貿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翔貿易”)、安徽金彩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彩牛集團”)、合肥華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泰集團”)、安徽中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辰控股”)四家民營企業聯合發起設立,是安徽省第二家法人銀行,於2017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初始註冊資本20億元。

新安銀行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南翔貿易、金彩牛集團、華泰集團、中辰控股四家企業分別持有該銀行30%、30%、20%、20%的股份。

11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安徽新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權事宜的批覆》,同意3家國資企業: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興泰控股”)、安徽建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建工集團”)、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合肥高新集團”)受讓上述4家股東的部分股份,受讓後,3家國資企業合計持有新安銀行51%的股份。

具體變更情況上,興泰控股受讓南翔貿易持有的新安銀行6億股股份。受讓後,興泰控股合計持有該行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30%。

安徽建工集團受讓中辰控股持有的新安銀行1.2億股股份,受讓華泰集團持有的新安銀行1億股股份。受讓後,安徽建工集團合計持有新安銀行2.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11%。

合肥高新集團受讓金彩牛集團持有的新安銀行1.8億股股份,受讓華泰集團持有的新安銀行0.2億股股份。受讓後,合肥高新集團合計持有安徽新安銀行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10%。

變更後,新安銀行股東變更爲:興泰控股(6億股,持股比例30%)、金彩牛集團(4.2億股,持股21%)、華泰集團(2.8億股,持股14%)、中辰控股(2.8億股,持股14%)、安徽建工集團(2.2億股,持股11%)、合肥高新集團(2億股,持股10%),此前的並列第一大股東南翔貿易已不再持有新安銀行股份。

可以看到,新安銀行由此前的民營企業持股100%變更爲國資企業持股51%、民營企業持股49%,國資股東實現了對新安銀行的絕對控股,新安銀行已成爲首家地方國資控股的民營銀行。

在相關批覆中,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強調,新安銀行應加強股權管理,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嚴格控制股東關聯交易,“完善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機制,防範和化解風險”。

記者注意到,新安銀行業績壓力不小。該行發佈的年報顯示,與2022年相比,該行2023年度淨利潤0.44億元,降幅71.76%;淨息差降幅4.20%,下滑至1.92%;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幅也達到了1.73%、0.99%。

近日,本報也曾報道,因擬調降兩款“存量”存款產品的利率,新安銀行惹來了不少爭議。

或爲民營銀行帶來促進作用

除了新安銀行,今年年內,另一家民營銀行江西裕民銀行也迎來了國資入股。

今年8月12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批覆,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南昌金控”)受讓正邦集團持有的江西裕民銀行6億股股份。受讓後,南昌金控合計持有裕民銀行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30%,成爲該行第一大股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後續,原銀監會於2014年啓動了民營銀行試點工作,2015年6月,《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後,民營銀行組建由試點轉爲常態化設立,當前,我國共有19家民營銀行。

一般認爲,民營銀行是由民間資本主導並運營,而近期國有資本入股甚至控股民營銀行,傳遞了怎樣的信號?

曾剛認爲,允許國資股東進入民營銀行,可視爲對民營銀行“民營”性質的淡化,未來應將民營銀行看作一般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來監管,對它們的發展可能更爲有利,比如適用城商行的監管規則,民營銀行在網點設置、經營範圍、公開市場募資等方面均會有所突破。

“目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民營銀行在發展中面臨較大的壓力,在防範化解風險的要求下,部分民營銀行引入國資股東,優化股東結構,可提升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對於銀行後續的發展是有利的。”曾剛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也有的民營銀行股東自身經營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無法滿足民營銀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從民營銀行的發展情況來看,2023年18家披露了業績的民營銀行(裕民銀行未披露)中,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均分化明顯。

資產規模方面,新網銀行、微衆銀行、網商銀行、蘇商銀行、衆邦銀行5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3214.83億元,佔到18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的68.02%,但仍有7家民營銀行資產規模不足500億元,新安銀行資產規模甚至同比減少8.37%。

從業績方面來看,2023年,18家民營銀行共實現營業收入912.68億元、淨利潤212.5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07%和20.9%。但除了微衆銀行和網商銀行兩家的營收達到了100億元以上外,其餘民營銀行的營業收入均在55億元以下,客商銀行、振興銀行、華通銀行、新安銀行的營業收入甚至未達10億元。

淨利潤方面,微衆銀行和網商銀行淨利潤分別達到了108.15億元、42.03億元,合計佔18家民營銀行總淨利潤的70.66%,但華通銀行、新安銀行淨利潤尚不足1億元,中關村銀行、三湘銀行、金城銀行、新安銀行淨利潤出現負增長。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2024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也顯示,儘管民營銀行整體的淨息差水平依舊高於其他類型銀行,但自今年年初開始逐季下滑,降幅遠高於其他類型銀行,而去年,民營銀行的淨息差甚至出現過逆勢提升;在淨利潤方面,民營銀行各季度的淨利潤增速呈現出由正轉負、持續且快速下滑的趨勢;在資產質量方面,各季度末的不良貸款餘額同比增速更是普遍高於其他類型銀行。

曾剛表示,未來,不排除還有其他民營銀行優化股權結構的可能性,比如選擇更具實力的股東助力經營發展,至於股東背景(國資或民營等),則要基於各家銀行自身的情況,“一行一策”。

曾剛也提醒,不把民營銀行作爲單獨一類機構監管,並不意味着銀行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減弱,相反民營銀行實力增強後能更好地服務民營經濟,同時其他銀行也在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