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容”控訴親媽棍棒教育:原生家庭的痛, 要用一生去治癒

因爲懷胎十月,媽媽比爸爸更容易把孩子當做人生的全部寄託(尤其是娃優秀的情況下)。爸爸反正貢獻一粒精子再喊兩聲加油加油就能收穫一枚新娃子,綁定沒那麼深入。

於是媽媽和娃最後反而會形成一種“相愛相殺”的局面——你是我最愛的人,又是我最恨的人。

作者:Bing,本文來源:公衆號“英華蘭DrBing” (ID:HiDrBing),知性逗比德國兒童教育學者,精通英法德三語,遊走生活於多個國家和文化,通過對無數孩子和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軌跡的思考,呈現給你一副兒童教育的總體畫面 。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爲星標”哦!

點擊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一、

前幾天有檔家庭綜藝熱度還挺高的——

《甄嬛傳》裡演安陵容(陶昕然)帶着媽媽一起上節目,卻因爲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卻讓網友吃上了香噴噴的家庭教育瓜。

這檔節目就是女明星們帶着媽媽去旅遊,本來應該是走和諧溫馨母女相親相愛催淚線路。

結果不開眼的主持人突然對着陶昕然問了句:“小時候捱過揍嗎?”

陶聽了這話,當場淚崩:挨啊,那捱揍可太是家常便飯了!

一次自己考了98分,回家被親媽胖揍一頓,理由是丟的2分哪去了?

還有一次自己考了全班第四,又被親媽胖揍一頓,理由是滑出了前三!

說着說着,陶哭得停不下來。

主持人表示難以理解,問陶媽爲啥啊?

陶媽媽作爲一名資深老教師,(找到理由了,果然就是教師)說了一個讓網友大吃一驚的打娃理由——居然是因爲“虛榮”?!

她說,打娃一來是擔心娃錯過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差的那2分如果是因爲沒學會,那還可以補上,但如果是粗心,就覺得該打!

(表情也是相當理直氣壯的趕腳)

二來也是因爲自己作爲老師的虛榮心。自己都當老師了,娃卻不是班裡前三,那面上無光啊。所以一着急就打娃了。

陶昕然今年都馬上40了,還能把小學時候捱揍的細節歷歷在目地記到現在,可見童年陰影之深......

無數網友也被勾起了痛苦回憶:天吶,這簡直是家長的典型做派,不和自己小時候一毛一樣嗎?隔着屏幕已經開始孩怕!

節目播出後,網友們紛紛涌入評論區,回憶自己的小時候被親媽胖揍的同款噩夢遭遇。

還有個高贊評論說:難怪陶昕然能把《甄嬛傳》裡自卑敏感的安陵容演繹得惟妙惟肖深入人心。

原來有這麼個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

當然,咱們國人綜藝,總要有個大團圓結局。

節目裡陶昕然的媽媽認真反思了自己當年的錯誤做法,也承認了自己第一次當媽,對娃太嚴厲了。

最後他們母女二人相對淚兩行。

但一些觀察比較細緻的網友還是覺得:親子關係已經傷害了,幾十年後的強行和解真的可以挽回嗎?

而且在陶昕然女兒的身上,這個外婆的強勢和霸道還是藏不住啊。

比如,陶昕然女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陶媽媽一直在旁邊叨叨,還說不喜歡她挑的禮物,要把樂高換成算題本......

但一邊的陶則堅決讓女兒挑自己喜歡的買。

從陶的處理中可以看出來,她應該是在女兒身上治癒自己的童年創傷啊。

所以,表面上反思的陶媽媽其實並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道歉是道了,事兒還是照幹不誤就是了。

又讓人想起來那句老話:有些父母一輩子都認爲孩子應該感謝自己,而有些孩子卻一輩子都在等着父母的道歉。

二、

其實看到這個片段我還挺有感觸的。

陶媽媽是個教師,作爲教師子弟,我對老師的“偏執狂”雞娃風格深有體會!

不是說我自家哈,因爲我爸媽是高校的,習慣了摸魚式雞娃劃掉抓大方小,抓主放次,開明通達。

而是觀察周邊什麼小學,中學老師家長,容易把學校那套基礎階段管用的事無鉅細直升機模式手法拿回家對付孩子。

教師雞娃很容易有這幾個通病,第一就是對娃要求過高(也就是陶媽媽所謂的“虛榮”,或者清高),第二就是容易各方面抓得太細。

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或高三班主任,根本就是得了“細緻過微”的職業病。

如果“代入”到了走火入魔,那就是毀滅性的控制慾。

網上一位班主任是這麼說的:

教師家庭其實是很容易培養出學霸的。

以前看過一組數據,2007-2016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統計中,父母爲教師的佔比最高。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成果是基於自己的職業便利。

可這種把娃往“完美”的方向塑造的做法,其實往深裡說就是一種精神閹割啊。

兩個教師家庭的匿名學霸就這樣控訴自己的家長:

我自己的經歷——雖然管理上比基礎教育階段的老師已經“抓大放小”了不少。

但我爸就有清高保守的問題。

清高保守是低收入知識分子的通病,教師尤爲嚴重。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理,他們深信中國古典的“讀書人精神”,對“光宗耀祖出人投地”崇敬至極,對“炒更,捐助,做生意”來的錢卻會看爲“不義之財”深深鄙視。

教師傳播的信條是:靠許諾未來的利益,讓人容忍當下的苦難,犧牲自由——說人話就是“努力學習,考好大學,找到好工作”。

教師作爲國家機器的零件,苦役營的看守,一般非常保守、傳統並認可社會秩序,因爲職業的天職,就是給學生灌輸社會性。各國都是如此。

“Pink floyd”的反體制教育經典歌曲《the Wall》就唱到“We don't need your education”,MTV是面目模糊的孩子們都站到流水線上,最後被製造成一樣的香腸。

同時,清貧的知識分子,又要面對理想與現實中社會地位的落差。

他們求學時是人中龍鳳,歷史老師更是心懷天下,縱橫古今,精神上是一個偉人,物質上卻要面對生活的雞毛蒜皮,捉襟見肘。

這樣一來,就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託在娃身上,讓娃去幫自己實現。

反正,這一堆弊端下來,娃在成績優異,品行端正的優點背後,往往容易壓力山大啊!

三、

看到陶昕然的節目裡還有個評論很有意思:“你從陶昕然媽媽的名字上來看,她也是在用一輩子治癒上代人給她的傷害!”

這點也挺值得深入挖掘的。

陶媽媽名字叫“躍娣”。咱一看就明白了,顯然是個重男輕女家庭出生的“不被期待的女兒”。

不得不說這是新中國的功勞,不然這陶媽打小就給賣去當童養媳爲弟弟掙媳婦錢了。當什麼教師。

而陶昕然跟了媽媽姓,就更有意思了。這種情況要麼是陶媽離婚了,要麼就是她希望女兒能足夠強大,走出重男輕女的命運輪迴。

所以在培養女兒的心態上,可能她也比一般家庭期待更高,要求也更嚴厲。因爲這個女兒也是她對自己的一個證明。爲了養育好這個女兒,可能她已經窮盡自己的努力了。

這種家庭的孩子,一般也更苦逼一些。

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

當年我爸媽離婚後,爸爸回頭就交了新女友,而我媽的控制慾卻加強了,急了還偶爾會說出“你不聽話就不支持你留學/不留你遺產”這樣的狠話。

雖說這話也只是偶然的氣化,我也沒往心裡去,但還是會留下稍許裂痕。

後來我經濟獨立後有1-2年都下意識地減少了和家裡的聯繫,多打錢少打電話“報復”。

說到這真是覺得很諷刺。

因爲懷胎十月,媽媽比爸爸更容易把孩子當做人生的全部寄託(尤其是娃優秀的情況下)。

爸爸反正貢獻一粒精子再喊兩聲加油加油就能收穫一枚新娃子,綁定沒那麼深入。

於是媽媽和娃最後反而會形成一種“相愛相殺”的局面——你是我最愛的人,又是我最恨的人。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截圖

所以說回陶昕然,雖然陶媽媽全身散發出一種讓人討厭的氣息,但真的可能是一個和“摔跤吧爸爸”類似的手段很悲催,但又很無奈的故事。

四、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在把握“愛”和“控制”之間的度,真的是一樁太難太大的課題。

但我覺得所有家長都應該牢記一個底線,雞娃的前提一定是不能傷害親子關係。

尤其是打娃這種魔幻手段,我不知道真的對學習成績有用嗎?

除了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有什麼後果?

但很多家長,尤其越是優秀的家長就越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走到“娃必須優秀”的牛角尖裡,天天因爲1分2分和娃上火。

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說一個詞兒——鬆弛。好像總覺得我們的孩子缺乏鬆弛。

哪怕是米歐美的華人也改不了老毛病,一天到晚在拼命。好像身後跟着一隻怪獸,稍微停下來就會被吃掉。

娃也是,好像當不了第一名就會立刻進廠擰螺絲,這輩子就完了。

看到白人娃休學一年旅遊世界,做志願者,玩極限運動,華人和國人都會覺得這些娃都廢了——這明明是讀本研博進大廠結婚生娃的年齡你們不務正業。

再有錢,也缺那種好像身下有張網給你蹦躂不怕摔,安心享受人生旅途風景,不怕狗帶的鬆弛感。

所以這種緊張感瀰漫在社會各個角落,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也傳遞給孩子。娃也一個個緊張兮兮的。

但只有家長先鬆弛了,娃才能鬆弛啊。

當然有很多歷史客觀原因讓東亞人就是鬆弛不起來。但能意識到自己下意識的緊張並且有意識地去幹預,就已經是一個好開始了。

同時,如果是離異單親媽媽,千萬別把娃子當希望當寄託當救命稻草,首要任務是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包括事業,搞錢,社交,男票,興趣愛好等等等。

不然,絕對會吃力不討好!

最後,讓我們再次告誡自己:雞娃,是協助娃長成他自己最好的那一個版本,而不是把娃塑造成你理想中的那一個人。

點擊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高中羣管家微信號: guanjia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