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之悔
(圖/時報出版)
《奧本海默》電影在全世界熱映,這是名導演諾蘭繼《敦克爾克大行動》之後第二部以二戰爲背景的電影。電影重點不只談論原子彈的誕生,還大量出現拷問奧本海默是否是共產黨同路人的對話。
同名書《奧本海默》是2006年普立茲獎傳記類得獎作品、美國國家書評獎最佳傳記,由兩位普立茲獎傳記類得主凱.柏德和馬丁.薛文花了25年時間撰寫,收集了數千份檔案、信件和國家機密文件,並採訪近百位奧本海默的朋友、親屬和同事,追溯了他的學術經歷及參與的社會正義事業。臺版書連同電影剛上市,深刻全面的描繪奧本海默的一生和時代,堪稱是一本登峰造極的傳記和史書。
奧本海默是原子彈之父,是20世紀的代表人物,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在戰爭期間帶領團隊爲美國造出原子彈。原子彈轟炸了日本廣島和長崎,成爲二戰亞洲戰區勝負的關鍵,但之後他也必須直面科學進步帶來的道德後果。他既是普羅米修斯,從大自然攫取令人敬畏的太陽之火,雖曾道出其中的危險,也對潛在的助益懷抱希望,但他最後被消音,併成爲麥卡錫主義和美國反共聖戰中最著名的受害者。
奧本海默的故事似在提醒我們,我們的心頭上都有那顆炸彈。小說家達克託羅說,核子首先是我們的武器,然後是我們的外交,現在是我們的經濟。威力如此可怕的東西,多年後構建了我們的身分、文化,這種炸彈文化會成爲我們的邏輯、信仰和視野?
戰爭永遠是可怕的!網路上傳着一段塞爾維亞的諺語:「戰爭是政客送出槍炮,富人送出食物,窮人送出自己的孩子。戰後則是政客拿回剩下的槍炮,富人種出更多的糧食,窮人則尋找自己孩子的墳墓。」戰爭從來沒有是正義的,是誰掌握話語權所決定的。發動和鼓吹戰爭的人都是魔鬼!但我們的心頭的那顆炸彈依然存在?
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說,戰爭是政客解決矛盾與實現個人私慾最快的方式。《奧本海默》電影中有句臺詞:「你拾起了一顆石頭,卻發現下面有條毒蛇。」想尋求真理的奧本海默帶領人類發現核子的奧秘,但從此開始了物理科學與上帝的博弈,把理性與人性放上天平,結果是把人類帶向新樂園或世界的盡頭?
二次大戰已遠,沒有人類希望有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擺在眼前的是世界的區域衝突愈來愈嚴重。是戰爭無法避免,終須爲正義一戰?還是政客的魔性與私利擺脫不掉?而我們終究是必須上戰場的窮人孩子?(作者爲臺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