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戰:美中臺的六大智謀
(圖/摘自網路)
八二三炮戰65週年即將來臨,傳聞各方候選人都有意到金門演出「保臺」大戲,以示決心。然而,八二三炮戰不只是保臺,而是一場國際政治的大戰略。
話說八二三炮戰起因,據毛澤東說,是爲了1958年黎巴嫩左翼發動武裝起義,反對親美執政當局,不料美國派大批兵力去支援政府軍,英國也出動鎮壓。毛澤東於是決定發動臺海戰事,用遠東戰爭來牽制美軍。但臺灣與澎湖與美軍簽有協防條約,打臺澎等於跟美國直接打;而金門馬祖不在協防範圍內,打這兩個地方,是中國內政,美國沒辦法反應。因此他決定發動金馬攻擊。
這一點很重要,即使毛澤東口口聲聲美國是「帝國主義紙老虎」,但真要打仗,他可是慎之再三,絕不去虎口拔牙。這是智謀之一,今天兩岸都要看明白。
其次是炮擊之後,俞大維一回到臺北,立即先到美軍協防司令部與美國中將史慕德商談。明白人都知道,這一定是蔣介石的授意。他要引起美國的同情,發動更強大的反擊。
蔣介石則希望藉這次事件,引美國參戰。如果美國參戰,戰爭就會演變成美國與中共的戰爭,他便能借由美軍的強大戰力「反攻大陸」。因此他請美國「以飛機和自備炸彈,去轟炸大陸,壓制大陸火炮」。
史慕德認爲壓制有理,不料華盛頓覆電是:「不。不要讓他們這麼做。因爲那是他們所等待的——在大陸發展成某種大戰,好讓我們不得不去幫他們打仗。」
華盛頓顯然看穿了蔣介石的計謀。這是智謀之二。
9月7日,美國軍艦護航的運輸大隊終於抵達金門海域,美軍艦隊在兩側,臺灣運輸艦隊在中間。共軍在前線指揮的將軍葉飛頭大了,他請示毛澤東:「打是不打?」毛答:「打蔣艦,不打美艦。」
「那如果美艦對我們開火,要不要還擊?」葉問。「沒有命令,不準還擊。」毛答。毛還交待等艦隊到料羅灣港口再打。運輸船一到料羅灣,毛澤東就下令開火。沒想到,此時美軍艦隊竟不顧國軍艦隊,船一開,就往臺灣的方向跑了。
毛澤東跟蔣介石都明白了:這就是美國的底限。自此,美軍協助國軍,但只幫忙護送補給艦隊到金門外海,靠料羅灣那邊,國軍自己進去,風險自負。而中共也只選擇性的打國軍。這是三方玩的智謀之三。
忍不住想問的是:如果兩岸現在開戰,會不會也是這樣?
美國希望蔣介石從金馬撤軍,放棄金馬。蔣介石毫不猶豫的回敬道:「我們毫無接受的義務。」蔣向毛表明:如果解放軍再不停止炮擊,他將不得不聽美國人的——撤出金門馬祖,屆時時間一旦拖久了,中國就有分裂之虞。蔣介石與中共即使再怎麼打仗,在民族主義問題上,他還是有原則的,這種說法,確實說動了毛澤東。這是智謀之四。
毛澤東因此宣佈:自10月6日起,停止炮擊7天,讓金門軍民補給。其後又停火兩週,供國軍補給。最後又宣佈:單打雙不打。在這一點上,毛澤東是暗助蔣介石的。但蔣介石也維護了自主自立的立場,沒有讓臺灣變成另一個琉球。蔣毛聯手破除美國分裂陰謀,這是智謀之五。
最後的結局是驚人的。1990年,兩岸紅十字會代表在金門會面,簽署兩岸分隔40年之後,首度以兩岸爲主體而簽署的協議。誰能想到當年爲戰火紛飛留下的一條活路,會是打開歷史新頁的伏筆!
兩岸之間,互留活路,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這纔是八二三炮戰留給後人的最重要的智謀之六:活路的智慧。
(作者爲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