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現場直擊】大滿貫VS單打衛冕,孫穎莎陳夢樊振東誰能如願加冕?

北京時間8月2日下午到晚間,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男女單打半決賽集中開打。女單賽場,陳夢以大比分4比0橫掃韓國選手申裕斌,孫穎莎亦以4比0戰勝日本名將早田希娜晉級,國乒得以包攬女單項目上的金銀牌,提前完成該項目上的十連冠偉業,陳夢和孫穎莎也連續兩次在奧運會女單決賽中展開對話;男單賽場,樊振東迎戰主場作戰的菲利克斯·勒布倫,最終樊振東以4比0速勝17歲法國小將,連續兩次打入奧運會男單決賽。

陳夢志在衛冕女單金牌

當天陳夢對陣申裕斌的女單半決賽率先進行。在東京奧運會奪冠後,陳夢在本週期開始時迅速陷入低谷,東京女單賽場奪冠後頗具爭議的那句“我的時代終於來了”,也成爲籠罩在陳夢頭上的一片陰霾——相較於其他國乒女選手,陳夢在本週期遭遇了最多的質疑和嘲諷。2024年,陳夢在奧運女單名額爭奪中長期陷入劣勢,但陳夢的頑強和堅韌還是讓她在最後的機會(WTT沙特大滿貫)中脫穎而出,她在那站賽事中不僅連勝日本女乒三大主力平野美宇、張本美和、早田希娜,也在最後的決賽中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這讓陳夢獲得的女單名額極具含金量。

在本屆奧運乒乓球女單賽事中,陳夢也表現得極爲強勢,她在前四場比賽僅失兩局,在1/4決賽中不僅以4比0橫掃奧地利選手波爾卡諾娃,比賽第三局更是打出了一波11比。半決賽面對韓國名將申裕斌,陳夢延續強勢表現,以11比7、11比6、11比7、11比7連勝四局輕鬆過關。在賽後採訪中,陳夢表示這場比賽自己進入狀態非常快,賽前也針對申裕斌開場後的搏殺做足了準備,“我在整場比賽中成功控制住了局面,整場比賽的主動權基本都在我手上。”談到連續兩屆闖入女單決賽,連續兩屆面對相同的對手,陳夢表示能夠再次進入決賽是對自己在本週期做出的努力的巨大肯定,希望能在決賽中贏得最好的結果。

樊振東享受吵鬧氛圍

在對陣法國小將菲利克斯·勒布倫的男單半決賽結束後,樊振東一改之前張臂仰頭的慶祝動作,而是環視觀衆席,雙手下壓示意球迷安靜。有勒布倫兄弟的比賽,法國觀衆總是很瘋狂,在雙方做好開賽準備時,現場尖銳的口哨聲一度讓兩人離開球檯尋求工作人員幫助。在法國人看來,現世界排名第5的菲利克斯憑藉主場之利,足以阻擊樊振東對金牌發起的衝擊。“這樣瘋狂的氛圍我期待了很久,在這種環境下跟主場球員較量,這也屬於我們做困難準備、在訓練中模擬的範疇。”樊振東說。

在經歷了1/4決賽與日本選手張本智和的7局鏖戰之後,半決賽中的樊振東在一開始就將技戰術設置得相當立體,首局就通過發球變化佔據主動,以11比8贏下首局,隨後11比6再勝一局。手握兩局優勢的樊振東,打得愈發從容,第三局,樊振東延續此前穩定的發揮,又以11比7贏下;第四局,樊振東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以11比5結束比賽,大比分4比0橫掃對手挺進決賽。談到自己的表現,樊振東說:“當我期待的場景真的出現以後,我應對得還是不錯,在場上能夠專注到自己的想法中,把想做的東西完全呈現出來。”當被問及上一場的張本智和(21歲)與這一場的菲利克斯(17歲)誰纔是國乒未來最大的威脅時,樊振東表示誰站在對面誰就是最大的威脅,“球檯前面對每一個對手時,我們都會擔心對方的特點,怎樣能夠在場上及時應變,並堅定自己必勝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贏,然後去找到應對的辦法,這纔是在比賽中我需要做的。”

賽後,樊振東做出的“噤聲”手勢也成爲網絡熱議的焦點,在喜歡足球的樊振東看來,自己在這場比賽中的處境有點像C羅來到了諾坎普球場(巴塞羅那主場),“C羅頂着噓聲在諾坎普能做很多事情,我也能在這種環境中吸取力量。每一個運動員都期待進入決賽並獲得冠軍,我還是會用平常心去準備。”

433天的“最快大滿貫”?

在巴黎奧運週期,孫穎莎正式成長爲國乒女隊的絕對核心主將,東京奧運會女單奪銀後,孫穎莎在幾個月後以世界盃女單冠軍開啓了自己的大滿貫之路,隨後馬上又成爲“00後”中的第一位世界第一。2023年,孫穎莎在大滿貫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第二步——德班世乒賽女單奪冠,距離成就大滿貫只剩下一枚奧運會女單金牌。巴黎成了孫穎莎彌補東京遺憾的最美好場景,倘若她如願奪冠,433天的大滿貫用時也將超越前輩張繼科(445天),成爲世界乒壇歷史上的“最快大滿貫”。

在與早田希娜進行的女單半決賽中,孫穎莎開場就壓制住早田希娜,分別以11比6、11比8、11比8、11比2輕鬆取勝,本屆奧運會女單項目開賽至今,孫穎莎還未丟掉任何一局比賽。在賽後採訪中,孫穎莎保持了一如既往的謙遜:“賽前準備時我沒有關注以往交鋒戰績,奧運會是全新的比賽和挑戰。早田在今天比賽中還是受到了之前手腕傷勢的影響,比起輸贏,運動員的健康纔是最主要的東西,能夠打到前四的運動員都很棒。”

回顧巴黎奧運週期,孫穎莎表示經過三年磨鍊,自己有了不小的成長,比起三年前的那場決賽,在即將到來的最終挑戰中自己不能太看重結果,“只要過程中做好自己,不留遺憾就好。”

文 羊城晚報特派巴黎記者 呂航 蘇荇

圖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