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變大!達人曝「3存錢精華」儲蓄率暴增 從記帳下手更快
文/Jet Lee的投資隨筆
「儲蓄」這件事三天兩頭就會被拿出來講。尤其是股市不好賺錢的時候。坊間有不少書及課程教人怎麼存錢,怎麼放定存。但我其實從來沒買過這類書,甚至連免費文章都很少點來看。原因是,我覺得這樣太慢了!
不過千萬別誤會我不贊成存錢,我們指數化投資人第一件互相比較的事並不是投資報酬率,而是「儲蓄率」。我不知道坊間對於儲蓄率的定義是怎樣,但我就很簡單:「收入能存下來的錢」,也就是存款/收入=儲蓄率。
這不廢話,跟大家有何不同!且慢且慢,你沒有想通這個式子。上面這三個因子都是可變動的,我解釋給你聽。
存款的來源肯定是收入,假設收入6萬,可以存3萬,那儲蓄率是50%。但如果收入是8萬,存3萬,那儲蓄率只剩37.5%。存下來的錢一樣,但其實你花掉更多。如果8萬收入維持50%的儲蓄率,是可以存到4萬的,問題是就算儲蓄率一樣,你每個月還是多花了1萬!但你如果過日子的方式沒變,你的開銷怎麼會變大?
所以你應該思考一點,你如果一樣只花3萬,那麼你應該可以存下5萬。儲蓄率要拉高到62.5%纔對!有沒有發現一件事?你加薪3成,可是你的儲蓄金額卻變成1.66倍!
▲儲蓄重點在於能增加多少收入,穩住開銷。(圖/pixabay)
假定存款利率不變,你算算看光這個儲蓄金額的增加,20年複利滾存後兩者差多少。你發現問題點了嗎?儲蓄要增加,其實不應該汲汲營營錢放哪家銀行好。重點在於你能增加多少收入,穩住開銷。
臺灣扣除房價問題,日常生活的開銷其實漲幅不兇。不信?你去臺灣某些房價漲幅較低的區域生活,你就知道其實物價差異頗大。所以其實很大因素是,你收入增加以後,開銷也自動放大。簡單來說,你沒有立刻具備收入增加後的管理能力。
大多數人也沒有,畢竟收入突然從6萬變8萬,一般人真的會有飄飄然的感覺。那要怎麼克服?其實也很簡單,「記帳」。
直接記流水帳,每一塊錢花到哪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認爲,這是完全無法管理金錢的人,第一步該做的事。不要笑這方法很笨,我已經這樣做10年。到現在還是會關注我花了什麼錢。但記帳不是漫無目的寫下來就好,記得要分類。爲什麼要分類?是爲了方便未來建立「預算」。
弄清楚什麼是固定支出,什麼是突然而來的開銷,你就可以開始準備來年的計劃。我個人是這樣做的,日常生活開銷,就用月薪處理。另外撥一定比例進行儲蓄跟投資。
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就分配到每個不同需求的帳戶。教育,保險,旅遊,按比例去存。這樣對我來說有個好處,我直接無視這筆突然出現的金錢。我也不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補償感,自然就不會想拿這筆錢去買高價但不必要的物品。
這樣下來,其實我的生活開銷沒有因爲收入的增加而過度放大。無形之中,我的儲蓄率跟儲蓄金額都因爲收入增加而拉高。
▲除了大比例放在投資帳戶,還是會不斷較小比例的增加預備金。(圖/pixabay)
那這些增加的存款呢?其實我也有一個做法。有人說,緊急預備金到什麼幾個月月薪就夠了,不然就是過度儲蓄,資金效率差。但我的想法是,隨着年齡增加,其實工作也會越來越難找。撇除軍公教人員不用擔心隨時被裁員,絕大部分勞工都要有心理準備,老闆隨時不要你。
所以我的存款除了大比例放在投資帳戶,還是會不斷較小比例的增加預備金。隨着年齡增加,我的預備金也會慢慢變大。這樣萬一遇到裁員又沒辦法找到工作,我還不至於得要馬上去動用投資帳戶。這樣我的投資帳戶還可以繼續成長,不會中斷複利成長效益。
那投資帳戶是什麼?當然就是指數投資囉!所以對我來說,「儲蓄」這件事並不難。在我的想法,多賺,少花,建立習慣,正確投資,其實就夠了!收入太少,應該是先想辦法儘量多賺點。不然再怎麼省,你也存不了多少錢。
投資是你行有餘力後必然要做的事,但不能是你用來彌補收入不足的方式。正確來說,應該是未來取代勞力資本的方式。
請記得,本多終勝這件事肯定沒有錯。儘可能的存下你的資產,然後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放大。這樣成功達成財務自由目標的機率也就會大幅提升了!最後補充一點。現在信用卡的使用非常方便。千萬不要因爲收入增加以後,信用卡額度增加然後就擴張刷卡消費的金額,通常也是帳單爆炸的開始。
▲專家分享如何財務自由。(圖/翻攝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本文經授權轉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