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換新裝 形塑城市新美學

改造後的重慶路廣場舉辦活動,吸引過往民衆。(圖/板橋區公所提供)

城市研究行動家珍‧雅各曾說:「城市是一種心靈狀態,一種獨特的風格習慣、思想自由和情感豐富的實體。」走訪新北市板橋區可以發現,以府中商圈作核心,一端是「四鐵共構的新板特區」,另一端則是「林家花園及枋橋古城區」。短短一公里,從當代都會漫步到百年古城,仿若穿越不同的歷史切面與生活百態。這樣的充滿韻味的雙城文化,也讓板橋廣納不同世代的居者與旅客,拉出「古新融合」的城市軸線。

府中雙城,意謂「城市中的城市」。新北市政府的「府中雙城」計劃,包含「雙軸三廣場」以及周邊環境改善,以「縣民大道」與「北門街-重慶路」作爲連結日常生活的雙軸線,串起「站前廣場」、「市民廣場」與「府中廣場」。沿途不僅有大量的開放式公共空間,也創造出舒適的人行環境,讓人感受到板橋新舊交融的生命力。

文化路人行道改善 打造穿越古今時空廊道

從板橋車站穿越站前廣場,迎面而來是寬廣的文化路。文化路自新板特區途經板橋高中、板橋國小,延伸到古城區北門街,是板橋交通重要的大動脈。

「文化路、北門街、西門街人行時空廊道改造工程」作爲府中雙城計劃的一環,以灰、紅象徵新城與古城,在文化路人行道上以漸變跳色方式鋪磚,打造串聯都會區及古城區的時空廊道。同時將路樹及電箱等設施往人行道兩側遷移,分出3米的人車共道及人行空間,搭配周邊喬木,形成都市中少見的綠色隧道。

位處古城區的北門街,由於開發較早,人行道更加狹窄。市府在與板橋區公所、交通局、臺電公司等單位協調後,將道路附屬設施全數遷移至設施帶,並劃設停車空間,暢通人行動線,打造兼顧安全、舒適、美學的人行環境。

重慶路變身林蔭廣場 散步逛街都好走

走過板橋後站商圈,有發現哪裡不一樣嗎?原來是連接中山路及縣民大道的重慶路變成廣場了!作爲通勤、逛街和補習必經之路,這裡的騎樓在改建前每逢尖峰時段總是擠滿人潮,不但對行人有所不便,輪椅族與推車族更是苦不堪言。

府中雙城計劃讓重慶路變身行人徒步區後,將原本的馬路改造成府中廣場的一部分,不僅可舉辦活動,吸引人潮駐足,繁榮後站商圈,也方便通勤及逛街。對輪椅族與嬰兒推車也更加親善,構成適合各年齡層及不同使用者的友善環境。

中正裡的懷舊店鋪羣,成爲一大亮點。(圖/板橋區公所提供)

同時,廣場兩旁栽種小葉欖仁,樹下設置休憩平臺,方便過往民衆暫坐休息,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延伸的重慶路兩旁則種植許多楓香樹,春夏提供綠蔭,秋冬則轉爲楓紅,讓重慶路變成四季色彩鮮明的林蔭大道。未來,府中雙城計劃也將繼續進行更多改造工程,讓板橋成爲更宜居且多元友善的好所在。

鄰里彩繪傳承記憶 眷村榮家懷舊好時光

沿「重慶路北門街」軸線走到底,便是老眷村「自強新村」所在。出入口的牌樓、令外送員頭昏的神奇門牌、崗亭警衛老伯的熱情招呼,都依稀可見當年風情。然隨眷戶凋零、房舍幾經易手,眷村當年的樣貌漸漸消逝。爲了傳承記憶,自強裡將中正路89巷與中正路1巷2弄的牆面,以彩繪重現當年眷村常見的磚牆、紅漆木門等建築語彙,搭配上偉士牌機車,彷若時光迴廊,訴說着歲月靜好。

沿中正路前行,是「435藝文特區」所在的中正裡。附近的中正路399巷13弄與19弄內,也以3D彩繪方式呈現古早風情。柑仔店老櫥窗裡擺着大同寶寶,包子店老闆娘忙着上蒸籠,冰果室裡顧客正大碗嗑下沁涼冰品。搭配屋主原有的窗格,給人空間延伸的趣味感。不僅與往昔歷史相呼應,也呈現豐饒安詳的氛圍。

從府中跨過湳仔溝來到浮洲地區,便是板橋榮民之家。榮家原先於大門兩側彩繪戰爭場面,紀念榮民當年與國家一同逆境求存的歲月。重新彩繪後,轉化爲明麗的花鳥圖樣,以及榮家園內風光和榮民日常生活。從飛機、坦克、戰艦砲擊,到寫書法、拉二胡、打太極拳,榮家外牆的變遷不只是單純的彩繪美化,也見證了榮民榮眷們的前半生與後半生。

北門街古色古香的紅磚鋪面。(圖/板橋區公所提供)

(板橋區公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