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投手脊髓損傷致癱瘓 細胞療法點燃希望讓他再度行走

尖端醫GTP實驗室細胞操作,提供質優、量多、高活性之細胞製劑。(尖端醫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雖然復健這條路很長很辛苦,但我想再次站上投手丘」。21歲的覃頎恩從少棒、青少棒、青棒,一路打進全國成棒甲組春季聯賽,曾被稱爲下一個牧田和久,在2021年4月前往棒球比賽途中遭遇車禍,導致胸椎第5節骨折,下肢癱瘓無感,初期也曾痛苦地問媽媽說「爲什麼要讓他醒過來?」,經過家人陪伴鼓勵與幹細胞治療,現已能夠經由輔具行走。

立院6月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條例》,替臺灣生技產業迎來嶄新的發展機遇。擁有全臺第3張細胞治療製備許可證的臺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公司(4186),是全臺首家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專精於以自體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SCI),至今累計9例個案。

全臺灣的脊髓損傷者共6.5萬人,若在20~80歲之間病發,因受外力撞擊,脊髓損傷半年以上,經神經學檢查1個月都沒有進展,就可以接受細胞治療。尖端醫經理黃建霖指出,接受脊髓損傷治療的9名個案,經FIM評分,8成以上都有顯著進步,有些個案甚至從40幾分進步到90幾分。

醫療團隊發現,有人頸部受傷全身癱瘓,被媽媽照顧兩年,治療後得以自己用手吃飯,亦有人從下半身癱瘓進步到能用輔具行走。患者治療脊髓損傷需自費接受1+4劑細胞治療,每劑約90萬元。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可以分爲多樣性醫療用途,包含治療脊髓損傷、退化性關節炎、免疫系統等疾病。其中,脊髓損傷治療由於神經細胞連結太過複雜,更被視爲一項醫學領域的世界級挑戰。臺灣脊髓損傷患者以青少年羣體的車禍爲主要致因,嚴重至極往往導致終身癱瘓,極度影響個人精神、行爲能力、及家庭生活之照護負擔。若能改善病情,將扭轉一整個家庭的命運。

目前尖端醫已與國內7大院所合作,包含光田綜合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花蓮慈濟醫院、臺中慈濟醫院、大林慈濟醫院等,尤以光田綜合醫院發表最多案例。

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指出,細胞治療成效因人而異,但都會受到細胞品質、手術方式及術後復健3種原因所影響,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對脊髓損傷患者的恢復速度與程度造成重大影響,而尖端醫在這之中,便協助提供優質幹細胞,成爲光田綜合醫院治療脊髓損傷患者的重要夥伴。

隨着再生醫療雙法實施,尖端醫期盼與合作醫院進一步推動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協力幫助脊髓損傷患者找回希望,持續攻克脊髓損傷這項世界級醫學難題,未來也將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推動臺灣再生醫療技術走向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