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光璀璨:定州博物館看文物|訪古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從正定開始,我的冀中訪古已經踏上歸途。正定北上 60 多公里就是定州,這裡也是我預定的重要一站。定州歷史悠久,傳說公元前兩千多年,五帝之首的堯受封爲唐侯,就在定州唐河之岸築唐城。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在此築城,戰國時此地爲中山國國都,漢代分封諸侯時又設爲中山國首府,南北朝時後燕曾定都於此。公元 400 年,北魏皇帝拓跋珪改稱定州,歷代沿置,此地都是州治所在。

訪問定州,我本是衝着這裡的文廟、開元寺塔、貢院去的,但是看到貢院前面那一大排商業開發房屋,我就有些犯怵,先去了對面的定州博物館,沒想到這個博物館震撼了我,在館內盤桓了半天,也就沒時間再去看別的東西了。

定州博物館位於定州市中山東路南側,建成於 2015 年底,2016 年底開放,館內《畿南文獻》《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故鄉之星》六個基本陳列,展陳面積達 7000 平方米。博物館藏文物 5 萬餘件,其中三級以上的文物近千件,所以展廳內可以稱得上是寶光璀璨。這麼多的稀世文物,這篇小文當然不可能全面介紹,我只選取“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和 “天下大白”三個展廳的文物略作介紹。

01

漢家陵闕出珍品

《漢家陵闕》展廳展出的主要是漢朝歷代中山王墓的出土文物。定州爲漢代中山國故地,公元前 154 年,漢景帝封皇九子劉勝爲中山靖王,都盧奴(今定州),設中山國。到東漢末,此地先後歷十七代中山王,前後達 329 年之久。定州市城區東南部的歷代漢中山王墓,史稱“平山勝蹟”,爲定州古八景之一。

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於 1959 年、1969 年、1973 年分別對中山簡王劉焉墓、中山穆王劉暢墓、中山懷王劉修墓等進行發掘,出土文物達 2000 餘件。其中 1969 年發掘的北陵頭村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文物尤爲重要。劉暢是東漢時的第六代中山王,140 年-174 年在位,墓中出土銀鏤玉衣兩套,還有金、銀、銅、鐵、玉、陶等器 1100 餘件,均藏於定州博物館,這裡介紹其中的幾件。

劉暢墓出土的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上片正中爲西王母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也稱鏤雕東王公西王母紋玉座屏,由四塊鏤雕玉片插接而成。兩側以雙勝爲支架,雙勝主體紋飾爲透雕青龍、白虎紋;中間兩個屏片略呈半月形,兩端有榫插入架內,透雕人物鳥獸紋飾。上片正中爲西王母,分發高髻,憑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烏等;下片正中爲東王公,發後梳,憑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東王公、西王母是東漢神仙故事的主角,他們出現在諸侯王的陵墓中,反映了這一信仰之深入人心。關於玉屏,文獻多有記載,但考古發現的實物卻是僅此一件,因此被定爲國寶級文物。

劉暢墓出土的透雕龍螭銜環青玉璧

透雕龍螭銜環青玉璧,通高 30.5 釐米,厚 1.1 釐米。這件玉璧體型碩大,玉質細膩。青玉雕制,色青綠,有紅褐色沁,表面有溫潤明亮光澤。璧內、外邊緣爲素面寬帶,肉面飾規整的谷紋,上部透雕龍螭銜環形象,一龍一螭以陰刻線條勾勒口、眼、鼻、耳及足爪,二者同銜一環,好似在爭鬥嬉戲。璧的兩側各透雕形體較小的一龍一螭。此璧玲瓏剔透,雍容典雅,是漢玉中的瑰寶,也爲國寶級文物。

劉暢墓出 土的 銀縷玉衣

墓中出土的銀縷玉衣也很珍貴。玉衣是古代皇帝和貴族死後穿的衣服,分金縷、銀縷、銅縷、絲縷幾種。《後漢書》記載說,皇帝死後用金縷玉衣,諸侯王死後用銀縷玉衣。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和竇綰墓均用金縷玉衣應屬特例,估計是因爲他是漢武帝的哥哥、出於皇帝特別恩典吧?而劉暢墓的銀縷玉衣纔是這個等級的諸侯王應該享受的待遇,這也印證了史書的記載。

劉暢墓出土的掐絲金辟邪和掐絲金龍頭

墓中出土金器達 80 件,其中的掐絲金辟邪、掐絲龍形金飾片、掐絲金龍、掐絲金羊羣均極其精美,不僅工藝出色,造型也十分到位,是古代金器的精品。

02

北朝佛陀氣象新

南北朝時期,定州是北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佛教聖地。定州轄區內盛產白色大理石的曲陽大量雕造石佛像,從而形成具有北方特色的以定州爲中心的白石造像體系。“北朝佛陀”展廳不僅展示有北魏、東魏和北齊時期的佛教造像,還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佛教相關知識,很是給人教益。

北魏時期的背屏式一佛二菩薩三尊像

值得指出的是,這裡展出的佛像大都是殘缺不全的,其原因有的是上個世紀 60 年代的文化浩劫中造成,有的是歷史上滅佛運動的後果。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前兩次就發生在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第一次滅佛時,大量寺廟被拆毀、大量佛像經文被焚燒、僧尼被殺害。此後隨着文成帝的登基,佛法再興。然而一百多年後,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滅佛,到隋文帝再次復興……儘管如此,這些殘缺的佛像仍然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令參觀者流連不去。

北齊時期雙思維菩薩像底座

展陳的佛教造像,運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繪等多種藝術手法,雙尊像、龍樹、基座上雕雙獅、博山爐、化生童子、力士、供養人等是其鮮明特色。曲陽造像的基本樣式爲背屏式,背屏之上刻有頭光、身光和背光,光內淺浮雕蓮瓣、火焰等紋飾,基座分爲趺牀式四足座、長方形座、束腰須彌座等樣式。佛通常有高肉髻,受北魏國都洛陽龍門石窟的影響,“褒衣博帶,秀骨清相”,是北魏晚期流行的造像風格。

北齊時期供養菩薩像

北齊時期,造像風格有顯著變化,衣紋疏朗,肌體豐圓,普遍運用透雕、浮雕、描金等技法,豐瞻華美。以透雕龍樹爲背屏的造像迅速流行,飛天、寶塔、菩提樹、雙獅、力士等圖案被廣泛使用。雙尊造像突然大量出現,這種造像僅流行於北齊和隋代,以雙觀世音菩薩立像和雙思惟菩薩坐像爲最多,雙佛立像僅有個別發現,成爲中國佛像雕刻史上的一朵奇葩。

北齊時期雙思惟菩薩像

展陳中的曲陽造像作品甚多,其中的東魏青石彌勒佛造像、東魏漢白玉金彩觀世音造像、北齊圓雕觀音童子像、北齊透雕雙思惟像等造型秀美,雕工嫺熟細膩,形神兼備,體現了定州白石造像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藝術水平,特別是其中的彩繪作品,潔白的定州白色大理石與鮮豔瑰麗的彩繪互相映襯,顯得更加光彩絢爛。

03

塵外千年寶光絢

《塵外千年》展廳主要展示的是靜志寺塔基地宮以及淨衆院塔基地宮的文物珍寶。靜志寺塔基地宮位於定州貢院院內。1969 年 5 月,電力公司施工時,發現一塊石刻歇山式屋頂,揭開靜志寺塔基的面紗,定縣博物館隨後清理髮掘,出土了大量珍寶,其中以定窯瓷器最引人矚目。

淨衆院塔基地宮位於定州市新立街。原塔已毀,僅存塔基地宮。地宮建於北宋至道元年(995),瘞埋有銀塔、銀棺、銀瓶、石函、石棺、琉璃葫蘆以及北宋早期的定窯瓷器 55 件。塔基內還保存有彩色壁畫,北壁爲爲釋迦牟尼十大弟子奔喪情景,東西兩壁繪帝釋天、梵天禮佛圖,穹窿頂彩繪花卉、鳳凰。畫面構思協調,畫技高超,線條流暢,不失爲壁畫佳作。

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鏨花金棺

靜志寺和淨衆院塔基地宮各出土定瓷百餘件,均爲瓷中精品,這些瓷器幾乎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窯產品,造型端莊秀美,胎質平薄細膩,釉色柔和潔淨,堪稱美輪美奐。下面介紹其中的幾件。

淨衆院出土的白釉刻花龍頭淨瓶

白釉刻花龍頭淨瓶,淨衆院出土。高 60.7 釐米,細長頸,鼓腹,臥足,龍首短流。瓶頸上部刻仰覆蓮瓣紋,中部爲覆蓮紋相輪圓盤,下部爲竹節紋。肩部刻覆蓮紋三重,其下爲纏枝花一週,下腹刻仰蓮四重。肩塑龍首流,龍首高昂、前額突聳、張口露齒,下頜飾一綹龍鬚。器形修長秀雅,紋飾精細流暢,可謂是千年定瓷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國發現尺寸最高的一件定瓷器,屬於國寶級文物。

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的白釉波浪紋法螺

白釉波浪紋法螺,靜志寺塔基出土。殼爲螺旋狀,通體飾波浪紋,中心聳起錐形體,喇叭口,尾端有吹孔。螺側有一小圓孔,用以調節音量和節奏。此器胎白而厚重,質地細膩,釉色潔白透明,尾部無釉。佛教常以法螺之音比喻佛陀說法之妙或表示佛的威力,今天有成語“大吹法螺”,但含貶義,不過這件法螺倒是令我們認識了其本來的形象。

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的白釉瓷龜

白釉瓷龜,靜志寺塔基出土。高 3.8 釐米,通長 8.8 釐米,龜首上揚,鼓腹中空,短尾曲捲,四肢爲片狀趾蹼,龜背雙勾六角紋龜甲。佛教將龜比喻爲佛理中的“生”與“涅槃”。這件瓷龜整體可浮於水上,形象生動,爲北宋初年定窯工藝瓷的佳作。

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的 黑白釉瓷轎

黑白釉瓷轎,靜志寺塔基出土。高 15.8 釐米。轎身方形,頂爲六角攢尖式,轎門掛半遮短簾,內跪坐一少婦,後幃有窗。四名轎伕擡轎,其一頭戴花冠,另外三名戴襆頭,系寬腰帶,一手扶轎杆.一手叉腰。此器瓷胎細白,轎頂施黑釉,轎體和轎腹部分加點黑彩,色彩對比鮮明,人物刻畫簡潔生動,亦是定窯佳作。

靜志寺和淨衆院塔基地宮出土的其他定窯瓷器,如白釉“官”款盞託、白釉蓮紋花蒂紐“官”款蓋罐、白釉雙耳貼像爐、三彩刻蓮紋淨瓶、白釉貼花長頸瓶、白釉暗花短頸瓶、白釉蓮紋金裝長頸瓶、白釉桃形紐蓋罐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鎏金銅力士像

定州靜志寺和淨衆院塔基地宮都是爲供養舍利而建。兩處塔基不僅均出土了用於盛放舍利的金銀棺、銅石槨,靜志寺塔基地宮還出土了佛像、天王、力士、菩薩等造像。兩處塔基地宮還出土了供奉給佛陀的金銀器、玉器、青銅器、國產和從西亞進口的玻璃器以及各種裝飾品等美器美物,有些甚至是爲供養舍利專門定製的,體現出人們對瘞埋舍利的高度重視,也使得定州博物館的藏品愈發寶光璀璨,炫目耀眼。

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玻璃瓶

作者介紹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雨欣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