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剩下的“悍將”不多了

經過去年一整年的撤櫃風波,今年SK-II還在繼續縮減營業專櫃。前段時間,上海多家商場再度撤下SK-II櫃檯,公開數據顯示,此前上海SK-II專櫃數爲18家,目前僅剩10家正常營業。

SK-II的黯淡,從某種程度上暗示了日化巨頭寶潔,恐怕又要失去一員悍將。

這幾年,龐大的寶潔家族逐漸在變小。2022年12月,寶潔旗下高端護膚品牌Snowberry關閉了天貓官方旗艦店;去年4月份,寶潔關停進入中國僅2年的高端美容儀品牌OPTE。9月份,First Aid Beauty宣佈關閉天貓官方旗艦店,抖音平臺旗艦店商品接着清空。

2024年,有消息爆出寶潔計劃出售沙宣中國業務,就連旗下美妝王牌SK-II也輝煌不再。寶潔一向棄子成風,回望過去,寶潔曾在2014年無情剝離了旗下90-100個非核心品牌;2017年,又再度砍掉100個品牌。

可舍小容易,舍大難。面對SK-II的突然失速,寶潔也只能默默嘆息,選擇忍受。

“日化大王”做不了美妝生意

2023年全年,SK-II的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SK-II線上銷量在去年同比下滑了5.8%,位列中國化妝品市場第6,在淘系平臺,其市場份額更是跌至第10名。這讓原本美妝板塊增收不順的寶潔更加焦慮。

寶潔的美妝業務增速放緩大概要追溯到2018財年,2022財年更是低於集團平均增速,一度在集團五大主業務中位列倒數第二,增速僅爲2%。2024財年第一季度,寶潔美容板塊的增速更是淪爲倒數第一。

做不好美妝生意,對寶潔而言,一直是塊難以療愈的心病。

這幾年,寶潔在美妝市場的步伐明顯更慢了,特別是在大中華地區。層出不窮的國貨消費大潮或許是寶潔巨頭效應消亡的一個關鍵原因,去年,得益於李佳琦的眉筆風波,國貨開始排隊在消費者眼前出圈。

2023年,國內美妝市場中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達到50.4%,第一次超過了外資品牌。去年雙十一,珀萊雅在天貓重回銷售第一,距上次本土美妝登榜已經過去整整五年。寶潔也因爲市場上突然爆發的國貨消費情懷,一再被消費者刻意忽略。

但這未必是寶潔美妝業務下滑的根本。畢竟對於整個國產美妝行業來說,外資品牌的市場地位仍然難以撼動。2023年中國化妝品銷量TOP 20企業品牌榜單中,國貨品牌佔7席,外資佔13席。

尤其在高端領域,本土美妝企業一度要靠收購外資品牌,來完成本身的定位轉型。有媒體統計過,在十年之內,國內企業針對海外美妝品牌發起的收購案中,高端品牌佔比近7成。事實上,沒有國貨大潮,寶潔的美妝生意也朝不保夕。

首先,全球範圍內已掀起一場“美妝降級”風暴。WSL Strategic Retail在一項調研顯示,面對通貨膨脹,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減少在化妝品上的支出,20%的人正在減少在面部護膚方面的支出。

以我國爲例,2022年,國內的化妝品零售總額出現十年來首次下降。以SK-II爲代表的高端品牌成了下滑重災區,在2023年第一季度,蘭蔻天貓護膚市場的銷售和銷量同比均出現兩位數的下跌,屬兩年來的頭一遭。

但高端矩陣下滑,對於巨頭公司來講,至少還有大衆品牌線在支撐。

以歐萊雅爲例,去年上半年,歐萊雅的大衆化妝品部門銷售規模罕見重回四大業務部門第一,增速達15%。萊珀妮背後的拜爾斯道夫,雖然要接受萊伯妮去年上半年營收下降10.5%,去年全年有機增長也僅爲1.9%的悲劇,但幸而妮維雅、優色林還有兩位數增長。

寶潔則不一樣。

寶潔的美妝品牌矩陣裡,除了頭部的SK-II,僅有一個OLAY能打。可OLAY這兩年的勢頭也大不如前,近5年的天貓雙11全週期美妝品牌銷售額排名中,OLAY從2019年的第四名,下降至2023年的第七名。

或許與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傳統美妝公司不同,寶潔的重心業務更多是家庭護理,這就導致美妝陣營遠不如前兩者強大,此前,寶潔也接連推出好幾個美妝新品牌,意在爭取更年輕的消費者。

但無論是主打平價的DermaGeek,還是定位高端的Tula Skincare,市場知名度遠遠不如SK-ll、OLAY。更有意思的是,寶潔的洗護清潔大本營也在不斷被後來者攻擊,2022年618,天貓洗護清潔品牌排行榜中,寶潔旗下沒有一個品牌進入前五。

反而是維達、藍月亮、心相印……逐漸冒頭。但2022年,所謂的“國貨大潮”還沒真正爆發,2023年以來,無數淹沒在市場洪流裡的品牌再度重生,典型的例子是活力28。寶潔要失去的,遠不止一個SK-ll。

瘋狂時代,寶潔掉隊?

不可否認,穩坐全球日化王座的寶潔,逐漸有些跟不上這個瘋狂的時代。尤其在大中華市場,國內電商的風向變化瞬息莫測,讓原本渠道底盤就在線下的寶潔,更爲茫然。

先看國內日化消費渠道的遷移速度。

《抖音日化行業2024趨勢洞察》顯示,在整體消費疲軟的這一年,日化行業線上渠道增速爲11.3%,其中,頭髮洗護、生活用紙、日化口腔爲線上增速最快的三個子品類,增速均超過14%。

反觀寶潔,一直以來,寶潔的渠道大概有四種:分銷商、批發商、零售商、大型商超。無法得心應手地往線上渠道轉移,是寶潔多年來的心病。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已經算是寶潔電商渠道佔比最高的地區,爲35%。

在全球範圍內,寶潔的電商渠道佔比只有8%。

在傳統的貨架電商領域,寶潔35%的佔比或許還能勉強維持消費平衡。可隨着直播帶貨激活了內容電商無窮的潛力,各種小品牌開始踏着浪潮出圈,打了寶潔一個措手不及。

抖音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日化行業內容電商同比增長70.9%,抖音日化行業在全網生意份額提升至26%。蜂花、鬱美淨、活力28……紛紛在消費市場復活。蜂花3天直播觀看人數接近4000萬,預估銷售額超過2500萬。

鬱美淨董事長一場跳舞直播,也讓帶貨銷量超過了100萬。日化消費出走商場是不爭的事實,以家清類目中份額最大的洗衣液爲例,2015-2019年線上洗衣液銷售額已實現翻倍,渠道佔比也從26.5%上升至32.4%,逐年提升。

種種跡象顯示,寶潔盤踞多年的市場,正在被一點點分食。除了銷售渠道,日化類本身就離不開的營銷,也在發生一定的方式變化。

事實上,寶潔一直是營銷大戶。

根據數據統計網站的統計顯示,從2011年到2018年,寶潔的廣告支出一直維持在70億美元以上。2023財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寶潔又將四季度的廣告支出增加了4.53億美元。

但在營銷上肯燒錢的遠不止寶潔一家,特別是傳統的美妝企業。歐萊雅去年上半年廣告支出佔銷售額的比例增長了1個百分點,去年前三季度,珀萊雅的銷售費用繼續保持高位,爲22.71億元,佔營收43.27%;逸仙電商的銷售費用率甚至達到65.8%。

而後者區別於寶潔傳統的營銷打法,開始往內容賽道瘋狂砸錢。以突然備受品牌青睞的短劇爲例,韓束、Spes詩裴絲都憑藉短劇獲得了不小的品牌銷量與曝光。韓束2023年在抖音銷售額也高達33.4億。詩裴絲的短劇有了4.4億播放量,品牌5A人羣攀升至1億以上。

可寶潔最常見的營銷還是傳統廣告。這兩年,寶潔營銷策略轉變最明顯的一點,大概就是由投放電視廣告,改爲投放在視頻媒體的前貼片,但相比讓人慾罷不能的狗血短劇,優酷、愛奇藝等平臺上,長達60秒的寶潔廣告,令大部分用戶反感。

除了渠道、營銷,寶潔在產品定價上也大有脫離實際市場的趨勢。

從2022年開始,消費市場慌忙降級。直播間日化用品裡的白牌存在感越來越強,消費者在縮減非剛需日化開支。以美妝爲例,2020年,Z 世代購買護膚品國外品牌 TOP5 爲: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蔻、資生堂和SK-II。

但在這兩年,珀萊雅、薇諾娜取代了國際一線大牌。可寶潔在定價上卻逆勢而爲,一年數次漲價。

早在2021年,寶潔先對紙尿片、衛生紙等高消費頻次、剛需用品提價;到了2021年10月,寶潔開始對旗下剃鬚刀、口腔護理等產品提價。媒體報道顯示,在2023年2月期間,SK-II發佈漲價通知,漲幅達12%,爲近五年最高。

消費者被寶潔一再“背刺”,從前或許沒得選,可時至今日,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太多了。

日化“創新大戰”開始了

回望寶潔的整個歷史征程。

2008年、2011年和2012年是寶潔的巔峰時代,營收均突破800億美元。這其中,母公司不斷收購大量品牌,成了企業營收高度增長的關鍵原因。數據顯示,寶潔旗下子品牌最多的時候,一度超過300家。

如今,隨着寶潔大刀闊斧,習慣性棄子,也標誌着日化巨頭的子品牌時代已然過去。過於龐大的品牌矩陣不但不會再重現企業輝煌,反而還會有尾大不掉的風險。從SK-II的隕落,也不難看出,未來日化企業的“創新大戰”要開始了。

事實上,SK-II一直被消費者詬病吃老本,產品創新不足。這也無意間透露了寶潔這家巨頭企業,手握大量專利後在創新方面的消極態度。寶潔的研發毋庸置疑,根據美國商業專利庫數據,全球250個最大專利持有者中,寶潔累計擁有8950個專利,位居第57位。

早期的生產技術積累,讓寶潔多少有些“隨性”。

SK-II多年以來,只靠Pitera一種王牌成分闖蕩市場。雖遲遲不創新,可高居不下的售價讓消費者早有怨言。同樣的還是有剃鬚刀。西南證券數據顯示,寶潔的刀片和剃鬚刀佔據全球市場近65%的份額。

旗下的Gillette吉列剃鬚刀擁有80%的市場份額,但早在2009年就曾有媒體報道過,寶潔5刀片的刀頭生產成本已經降到5便士/個,而零售價卻高達2.43英鎊,溢價率達到了4750%。巨頭躺在“功德簿”上酣睡,危機便會悄然而至。

就目前來看,全球美妝日化企業的研發競爭趨於白熱化。

聯合利華、花王、雅詩蘭黛、歐萊雅、拜爾斯道夫……一個比一個積極。妮維雅母公司拜爾斯道夫甚至在官網上標註了一句話,“自然科學知識每8年增長200%。”雅詩蘭黛成爲2022年研發投入增長最快的企業,增速達到26.34%。

花王更是憑藉新品打法,讓寶潔敗走日本市場。數據顯示,花王的推新速度是全球日化公司中最頻繁的企業之一,每年的新產品銷售額佔到總銷售的30%左右,其新產品成功率高達50%,遠遠高於同行的25%。

當然,寶潔未必落於下風,多年的研發基因蘊藏在骨子裡揮之不去。公開資料顯示,寶潔擁有全球日化企業最大的研發團隊,其研發人員數量高達9000+,分佈在全球28個研發中心裡。

然而,這些家底扛不住多久。以歐萊雅爲例,歐萊雅目前在全球的研發中心已超過了寶潔,數量達到33家。而寶潔的研發方向也持續拐不出“舊衚衕”,特別在美妝方面。

當別家已經抗衰、抗損、美白多元發展,寶潔則依舊在深挖煙酰胺這款成分。煙酰胺在更新常態化的美妝領域,似乎已經淪爲過去式,早在2019年,中國煙酰胺精華行業市場規模就達到了3.8億元,同比增長7.4%。

至於洗護領域,寶潔也開始創新翻車。4月5日,寶潔公司宣佈,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召回約826萬袋寶潔公司的洗衣凝珠等產品,包括汰漬洗衣球、Gain洗衣粉囊、Ace洗衣球和Ariel洗衣球,理由是包裝存在缺陷。

據悉,寶潔汰漬洗衣凝珠因爲技術突破,在冷水中也有發揮更好的性能,有機銷售額在全球範圍內增長10%左右,2022財年幫助寶潔織物護理品類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可這一次大規模召回,無疑加劇了寶潔的焦慮。

可以確定,這家日化巨頭正走向下坡路,寶潔背後需要改變的舊規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