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站穩4萬億元臺階
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的展廳內,展示着不同型號的火箭模型 北京市民服務熱線話務大廳內,話務員正在接聽市民來電
昨日,按照中宣部統一部署,爲期7天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在京正式啓動。
據悉,此次主題採訪活動中,數十家中央媒體及北京媒體將圍繞城市更新、基層治理、京津冀協同發展、綠色發展、社會保障、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花園城市建設等主題,
分兩組赴29個點位集中採訪。在啓動會上,市發改委、市住建委、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等相關負責人通報了相應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情況。
“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將加緊開展
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鑫表示,黨的二十大以來,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站穩4萬億元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6000億元大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入8萬元門檻,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張鑫指出,今年本市實施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行動方案及其年度任務清單,積極推出80多項產業政策;組織重點項目融資對接,今年已推介項目總投資超3500億元;進一步優化調整房地產相關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同時,印發加力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160.34萬人領取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資格、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申請2.78萬輛;消費地標越來越多,今年新開業通州萬象匯等13個商業項目等。
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發佈畢業生就業崗位7.5萬個,1-8月城鎮新增就業23.2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本市已累計建設運營養老家庭照護牀位2.2萬張、普惠託位2.1萬個,“老老人”“小小孩”得到良好照顧。
“未來,北京的經濟將保持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張鑫表態,下一步本市將加快推進改革任務落地,加力落實國家穩經濟一攬子增量政策。此外,“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也將加緊開展。
73個場景年底實現“一件事”辦理
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孫舫介紹,從2019年1月起,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已經走過5個年頭。5年來,共受理企業羣衆訴求1.47億件,解決率、滿意率分別達到96.5%、96.9%。近年來,北京市又推動改革從“有一辦一”向“主動治理”深化,聚焦高頻共性難題,建立“每月一題”機制。
孫舫介紹,今年,北京將着力攻堅校園周邊交通綜合治理、公園管理服務優化等13個問題,既解決了羣衆身邊的關鍵“小事”,也攻克了城市治理的難點“大事”。同時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熱線,推出企業來電一鍵直達、在線專業諮詢、增值服務等13條優化措施,截至9月底受理企業來電約17萬件,同比上升86.3%,解決率97.5%,滿意率98.7%。
此外,北京市還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辦事創業便利度。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在義務教育入學、餐飲店開辦、舉辦大型活動等62個“一件事”場景實現一次申請、並聯辦理、一次辦結,“我們正在建設第三批場景,年底將有73個場景實現‘一件事’辦理。”孫舫說。
北京朝陽站年內將實現地鐵接駁
市交通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澤鈞指出,北京的基礎設施進一步互聯互通,大興國際機場通航,市域內規劃的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和鐵路樞紐基本建成,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明年開通運營後將形成“八站兩場”樞紐格局,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已經形成。京雄高速、京蔚高速北京段等建成通車,公路對外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今年1至9月,中心城區高峰時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數6.06,同比降低3.35%。
李澤鈞介紹,目前,北京軌道交通線網規模全國第一,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1201公里,線網總體呈“三環四橫八縱十二放射”格局,覆蓋除平谷外的所有行政區。他表示,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段、12號線、3號線一期正在空載試運行,年內開通運營後將實現朝陽站地鐵接駁。
同時,本市還推進既有線網優化,啓動軌道交通1號線支線開工建設,6號線、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壓縮發車間隔,新宮站D口、學院橋站D2口等加快建設,進一步提升軌道出行的便利性。此外,着力推動公交地鐵融合發展,推動馬連窪等6處地鐵周邊公交站點50米換乘優化,公交、地鐵換乘距離小於50米的公交站點佔比已提升至87.5%等。通遊專線陸續開通24條,連接本市熱門景區園區觀光出行。
調整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
市住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鑫介紹,針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本市及時優化調整房地產政策,取得良好效果。2021年至2023年,本市建設籌集保租房29.7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26.9萬套(間),全市公租房備案家庭總體保障率升至74.16%。
在城市建設方面,本市在全國率先發布《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2021年至2023年,市屬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986個小區,完工565個小區。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2924部,完工1707部。老城平房院落完成申請式退租6226戶。危舊樓房改造(簡易樓騰退)啓動約61.36萬平方米。2021年至2023年老舊低效樓宇更新改造面積共計約130萬平方米。
下一步,本市將加快建立符合首都特點的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完善“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滿足工薪羣體剛性住房需求。支持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房地產政策,推動商品房預售向現售平穩過渡。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同時,創新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機制。加大城市更新規劃、土地、資金政策支持,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
副中心建成綠色建築面積超千萬平方米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曉峰介紹,副中心在全市率先實現新建公共建築全部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建成綠色建築面積超千萬平方米;推進建設國家級綠色交易所,一批綠色金融首創性業務順利落地;大力推動地熱和餘熱利用,在全市率先開展用能和碳排放綜合評價試點,區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高於北京市平均水平;城市副中心成爲北京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一體化發展也在縱深推進。陳曉峰介紹,京唐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北京首條跨省市地鐵平谷線加快施工。建成跨界道路11條,特別是近日廠通路實現全線通車,大廠到城市副中心的通行時間縮短了半小時;有序推進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先行啓動區建設,跨界共建共享高品質的生態綠帶。同時,城市副中心的公共服務也在不斷優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3.41萬元提高到2023年的5.57萬元,增長63.4%。
樣本
金科新區
核心區即將整體亮相
綠地、籃球場、曲路花蔭……漫步在金科新區廣場,午後的陽光正好,不復以往的陳舊破損、空間混雜,這裡已經成爲網紅打卡地。而在它的四周,一座座樓宇朝氣蓬勃,前方的金融科技中心,作爲老“動批”最後一個項目,其招商已經過半,正鉚足了勁全新亮相;旁邊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作爲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的起步樓宇,同時也是老“動批”改造體量最大的一個項目,已然成爲金科新區的頂樑柱。
走進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觀景長廊,150米的長廊、10米的挑高、科技感十足的設計風格,以及懸掛在牆壁上由絲線及衣架構成的“白澤迎溯”創意雕塑讓人眼前一亮。展廳內,新舊照片的對比又把思緒拉回到了老“動批”啓動改造那些激情燃燒的日子。
據西城園管委會主任金鑫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老“動批”聚集了聚龍市場、金開利德、天和白馬等12個服裝批發市場,鼎盛時35萬平方米內有超過3萬從業人員以及10萬人次的日均客流量。然而在這喧囂背後,是彼時“動批”的入不敷出:當時年均給西城帶來經濟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支付的管理費用年均超1億元。“動批”繁榮的背後是人口增多、資源有限的“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成爲當務之急。
2013年12月3日,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成立;2015年1月,“動批”疏解時間表公佈;2017年11月30日,隨着東鼎服裝批發市場正式閉市,“動批”疏解騰退工作完成。“動批”的成功疏解,得以在北京的核心區騰出35萬平方米的空間築金巢引金鳳,老“動批”已經華麗麗地轉身爲金科新區。
作爲“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核心區起步樓宇,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匯聚中關村、金融街兩大區域的優勢資源,抓住金科新區發展機遇,將自身打造爲集產業落地空間、專業服務平臺、智慧樓宇示範基地等功能於一身的“新一代智慧城市綜合體”。據介紹,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作爲承載金融科技“國家隊”“獨角獸”“生力軍”企業落地的重要載體,已簽約入駐中央結算公司、奇安信公司、神州信息公司等業界知名頭部企業。
同時,西城區在服務科技企業方面採取了多項有力措施。走進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型號的火箭模型很是吸睛,作爲國內第一家能夠將火箭發射入軌的民營企業,對於西城區的專項扶持政策印象深刻,“西城出臺的人才專項支持政策,讓公司獲得了人才引進指標、工作居住證指標。同時以‘科創十條’爲引領的‘1+5+N’產業政策體系,讓公司獲得西城區科技創新支持資金百餘萬元等,這讓公司發展起來少走不少彎路。”相關負責人表示。
作爲金科新區核心區最後一個重點項目,北京金融科技中心是整個核心區內的最高建築物,整個樓宇品質按照5A級寫字樓標準來建,目前正處於招商的緊密對接中。金鑫介紹,截至目前項目B座整體出租率約65%,其中寫字樓出租率約65%,商業出租率約63%,實現租賃跑贏市場標準。已簽約寫字樓客戶包含央企頭部信託公司、金融租賃類頭部國有企業、區重點科技公司、環保體量最大A股上市公司、國家招標服務平臺等客戶。隨着招商結束,金科新區核心區將實現整體亮相。
據悉,作爲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標誌性工程,老“動批”在不斷實踐和探索,走出了一條將區域騰退、城市更新、產業轉型三者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的減量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了三降三升,即區域的從業人員從4萬人下降至1萬人、日均客流量由10萬人下降至1萬人、西城區個體商戶和企業由9.8萬戶下降至6.8萬戶;“動批”區域的稅收由0.6億元上升至20億元、西城區的GDP由2856億元上升至5700億元、三級稅收由3771億元上升至4542億元。
12345熱線
4.8分鐘錄入一件工單
從2019年1月起,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已經走過5個年頭,5年來,共受理企業羣衆訴求1.47億件,解決率、滿意率分別達到96.5%、96.9%,一條熱線撬動的城市治理變革正深刻影響着這個城市。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跟隨“北京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團隊走進北京市民熱線服務中心,探尋這條熱線變得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原因。
“您好,這裡是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昨日,當北青報記者來到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九層話務大廳時,這樣的對話當天已經突破了4萬餘次。750個座席,7×24小時在線,熱線的這一頭是企業羣衆的急難愁盼,那一頭則是隨時應答的各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和各部門各單位。
隨着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的不斷深入,這條熱線也越來越“聰明”。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今年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將加強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智化建設,向“窗口+智庫”轉型升級。
如何讓這條熱線更加智能高效?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智能受理、智能派單、智能辦理、智能回訪、智能分析等“五個智能”建設目標,均進行了智能化升級。受理時,中心搭建了集智能知識跟隨、智能轉寫、智能填單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座席助手系統,座席助手將市民與話務員通話內容實時轉寫成文字,實時展現在輔助屏幕,話務員可以通過簡單編輯內容後生成工單,提高填單效率。此外,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還打通了智能助手與話務受理系統,針對一些預設好的簡單工單條目,如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可實現智能填單等輔助功能,有效提高了服務效率。目前,通過智能來電意圖識別、智能分類推薦、智能地址標準化等技術手段,輔助北京12345熱線1710名話務員受理來電工作,累計提供1800餘萬次智能推薦,工單錄入速度由7.2分鐘/件提升到4.8分鐘/件,縮短33%,顯著提升座席來電受理效率。
每年辦理企業羣衆訴求超千萬件,市民熱線服務中心也在接訴即辦中積累了大量的民生數據。如何發揮這些數據效能,讓其服務於城市化精細化治理,實現未訴先辦?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訴即辦改革依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推動數據治理場景化應用,通過數據系統化集成和智能化管理,不斷提升接訴即辦數字化、智慧化水平。
比如通過對市民反映大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分析研判,將帶有苗頭性、風險性的訴求,及時提供至相關部門,提高預警處置能力。北京首創了“12345+110”聯勤聯動經驗,協同110指揮中心、消防救援總隊及轄區共同妥善處置突發訴求,有效防範化解風險隱患。
此外,北京還推行“熱線+”工作模式。向市城市管理委實時推送150餘項市民反映數據,向市城管執法部門推送420餘項市民反映數據,一線執法隊員可及時獲取、辦理羣衆訴求,構建起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熱線+網格”協同體系。
北京還充分發揮市民服務熱線作爲“城市探針”作用,爲全市52個市級專班和52個市級部門提供專項數據定製、推送等共享服務。如今,市民服務熱線已全面融入城市風險預警感知體系,將羣衆訴求與智慧城市建設、“城市大腦”相融合,發揮數據駕駛艙、民生數據熱力圖的作用,賦能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民生保障工作;建立完善行業訴求畫像功能,常態化開展接訴即辦工作體檢,研判羣衆訴求的類型特徵、演變規律、時空規律,對羣衆訴求開展多維度、精細化的分析研究,提前預判季節性、週期性、規律性問題,及時發現苗頭性、風險性訴求,爲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提供支撐,爲各區、各部門預警處置找準發力點,爲政策制定、資源配置、力量調配提供依據。本版文/本報記者解麗張月朦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付丁底圖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