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擴優提質 多措並舉滿足羣衆“上好學”期待 | 教育新篇章

開欄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這爲新時代教育事業指明瞭發展方向。

近年來,北京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擴優提質,以提升辦學條件、教育質量和人民羣衆滿意度爲工作重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五育並舉,優化資源佈局,紮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即日起,本報推出專欄報道,通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內容,呈現首都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多方挖潛

全市新增優質學位超4萬個

從城區到郊區,孩子們幸福的笑臉、老百姓滿意的讚許,是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北京市持續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優化教育資源佈局,增加優質學位供給,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滿足老百姓上好學的教育需求。

今年,東城區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增加5000箇中學學位;西城區挖潛擴充中小學學位1萬個;朝陽區新增4560箇中小學學位;海淀區多途徑擴大中小學學位供給,新增至少8000個學位;豐臺區通過新建校新增學位近1萬個;大興區新建三所學校,增加1440個學位;昌平區新增5100箇中小學學位……根據各區公佈的消息,2024年北京市新增學位超過4萬個。

2024年,北京市又有一批新學校加緊建設。西城區將新建3所學校。其中,陶然亭、白紙坊學區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目前正在建設中,廣外學區新建的榮豐中學、北京育才學校新建校區兩個項目也已經開工。這三所學校預計都將在2025年建成投用。

石景山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西黃村校區已經建成,將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此外,該區衙門口配套小學、首鋼東南區配套學校、北京市第九中學分校新建綜合樓工程也在加緊建設中。近日新批覆的衙門口配套中學項目也將在年底前開工,該項目完工後將建成一所規模爲42個班的完全中學。

今年,通州區加速推動“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實現玉橋小學改擴建工程主體完工,文旅區中小學、潞苑中學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物資學院中小學新建項目前期工作;位於大興區的北京第四實驗學校東區主體結構已經封頂,西區已經在開工建設中;昌平區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天通苑校區二期、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昌平學校二期等學校都將在今年投入使用……

根據北京市教委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學位建設的工作方案》,到2025年,北京將新建、改擴建和接收居住區教育配套中小學150所左右,完成後將新增學位16萬個,屆時市民將可享有更加充分的優質教育資源。

城鄉學校“手拉手”

奔向教育“共同富裕”

此前,北京市順義區光明小學教育集團舉辦第四屆“小麥開鐮”暨生活實踐項目式學習活動。學校攜手市、區兩級城鄉聯盟學校,組織五百餘名學生走進小麥“試驗田”,以項目化合作方式,體驗收麥子、運麥子、敲麥子、篩麥子等收割麥子的勞動過程,並現場創辦“大集市”,開展義賣服務。當天,光明小學教育集團還爲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實踐基地揭牌,爲城區學生提供勞動教育和研學服務,標誌着鄉村校在“手拉手”合作中貢獻的又一碩果。

據瞭解,主城區與鄉鎮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項目是北京市教委城鄉義務教育協同發展的重點項目。2023年10月,北京市教委在昌平區小湯山中學召開全市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工作現場會。按照《北京市統籌主城區與鄉鎮義務教育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工作方案》,365對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手拉手”結對,覆蓋了全市所有鄉鎮義務教育學校;同時,統籌考慮支持通州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及迴天行動計劃有關安排,將通州區及迴天地區全部義務教育學校納入結對幫扶範圍。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北京市城鄉義務教育的協同發展已經由“精準扶貧”階段向“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手拉手”合作將着力發揮城鄉要素整合的倍增效應,探索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走出城鄉義務教育“共同富裕”的新路徑,促進結對學校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轉變供給方式

全市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75%

近日,北京市部分區在集團化辦學上又有了新動作。記者在7月7日通州區舉辦的2023-2024學年教育工作會上獲悉,通州區新增一批集團化辦學學校,新成立通州區南部教育發展集羣,區域教育集團化再擴容,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70%。

2024年5月,海淀又有2所學校加盟教育集團,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北京教育學院附屬海淀實驗小學加盟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集團。目前,海淀區共成立了43個教育集團,公辦中小學納入教育集團的學校共157所,佔公辦學校比例的98.7%。

近些年,北京市加快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教育服務供給由單體學校向教育集團、學區供給轉變。北京市自探索集團化辦學以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北京市目前擁有中小學教育集團220個,全市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到75%,學區制管理覆蓋了90%的中小學,鄉鎮義務教育學校100%得到“手拉手”幫扶。

今年,北京市還啓動了“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路徑和督導評估實踐研究項目”,組建“市—區—集團”三級聯動研究隊伍,梳理凝練集團化辦學的有效實施路徑,挖掘典型經驗,爲中小學教育集團的高質量發展描繪“成長路線圖”。

北京教科院基教所所長李衛東介紹,研究項目將全面瞭解全市集團化辦學的覆蓋、分佈、類型等基本情況;梳理、發掘集團化辦學在管理創新、全要素流動、學生培養等方面的區域和集團典型案例、創新舉措,爲全市中小學教育集團提供發展借鑑和實踐指導,引領集團化辦學的規範化、科學化發展。

家校社協同

共育身心健康優秀人才

家校社協同育人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近年來,北京市不斷開闢協同育人新賽道,家校社協同育人有了首都經驗。今年6月18日,首都家校社協同育人指導中心揭牌成立,35名專家學者受聘成爲首批指導專家,構建首都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育人體系進入發展新階段。

“好老師進社區”活動是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的品牌活動,家長和老師們通過工作坊式的交流,衆籌育兒策略,共謀教育發展。“在工作坊中,家長也和學生們一樣,每人有一張學習單。”中關村三小語文教師胡陽說。在北京,衆多中小學都有類似中關村三小這樣的舉措,推動了家校社共育不斷髮展。此外,北京中小學還通過建立家長教師協會,開展父母課堂、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拉近校家、師生距離。目前,全市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普及率達100%。

社會即課堂,學習即生活。自2008年啓動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以來,市、區、校三級攜手前行,千餘家社會資源單位志願加盟,受益學生達260餘萬人次。今年,東城區教委還在9個街道辦事處成立東城區教育系統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師工作室分中心,爲廣大家長提供“家門口的家教指導服務”。

“社會對孩子培養的職責在於實現對他們‘無線’與‘無限’的教育、培養與接納,也正是因爲有了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才能爲孩子們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支撐與保障。”北京市東城區龍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閆巖說。

北京市還統籌教育、婦聯等多部門,充分發揮市家庭工作聯席會作用,相繼出臺推進家庭教育五年規劃等系列政策文件,推進家庭教育地方立法,爲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建設提供引領和保障。截至目前,已建立家校社共育諮詢室120個,推動形成了學有良教、家有良方、社有良策的融合發展模式。

文字:李繼君 張曉震 趙豔國

趙翩翩 韓衝

編輯:姜思瑤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