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奧看中美關係 美自信瓦解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安剛。(摘自中美聚焦網)

安剛爲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世界知識》雜誌編輯。曾在中國外交系統工作18年,主要研究領域爲中美關係、朝鮮半島問題和中國周邊外交。

安剛在「中美聚焦」網站上撰文指出,從2008北京夏季奧運到2022年北京冬奧,兩次奧運間隔14年,是美國對華政策從接觸蛻轉爲遏制的過程,也是中美關係從建設性合作滑向戰略競爭的距離。僅用14年,中美關係的狀態就「由夏至冬」。

安剛稱,與北京冬奧背後的中美疏冷判若雲泥的,是2008年北京夏奧時的兩國親密。那一年,儘管也受到涉藏、人權、經貿、臺灣等問題困擾,中美關係仍攀上「建設性合作」新高點。

他認爲,歐巴馬執政後半程勉強維持對華接觸政策,但緩解兩國矛盾耐心逐漸耗盡。川普時期對華政策放棄「接觸」目標,明確「戰略競爭」基本定位,並對中國進行從經貿、軍事、政治、科技到意識形態的全方位打壓。拜登政府上任後,繼承對華戰略競爭框架,調整爲以科技爲焦點、意識形態爲抓手的精準圍堵,中美關係未能發生根本性改善。

安剛指出,過去十幾年,美國國內矛盾尖銳化,社會撕裂加劇,整體右轉。中國也步入國家治理的新時代。不能不說,兩國各自國內生態變化在對外關係層面觸發的深刻調整,構成蛻變的主要驅動力。

安剛分析,面對中國的崛起勢頭和內外行爲方式轉變,美國戰略界和國會立法者掀起一波又一波「重新審視中國」的討論,目前還在延續。中美「全產業鏈合作」正在解體,經濟全球化似乎不再是中美兩個世界大國的共同寄託。

他坦言,如果說2008年美國對北京夏奧的力挺,代表其自信和對接觸政策的堅持,那14年後對北京冬奧的牴觸,則反映這種自信的瓦解和對中國國家發展路徑的不再認同,這期間的變化歸根結柢是審視中國崛起的心態之變,和應對中國崛起的方向轉折。

安剛呼籲,中美雙方應領悟到女孩谷愛凌在北京冬奧上的優異表現發出的隱喻:兩國如能美美與共,可以綻放最精緻的花;但若強強相爭,就會結出最惡的果。美國應以北京冬奧的成功爲鏡子,包容中國崛起帶來的能量,中美可以找到合理可期的相處之道,並在合作中爲世界創造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