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出手了?恆大不能放着爛 下一步像這家破產民企
美媒報導,大陸官方要逐步對恆大債務「拆彈」,將損失和傷害降至最低。(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大陸海航集團破產而重整,上月底宣佈集團將分拆航空、機場、金融與商業4大板塊,各自獨立運營。陷入債務風暴的恆大集團傳出可能比照海航模式處理,美媒報導,北京嘗試爲恆大危機「拆彈」,以逐步拆解方式處理,將損失和傷害降至最低,其中盛京銀行20%股權已出售給國企,數百個停滯的建案,則由其他房產開發商接手。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來源指出,恆大債務高達3千億美元(約臺幣8.3兆元),其中有近200億美元的未償債券。官方打算以第二大民企海航集團破產重組方式處理,逐步對恆大拆彈,以避免突然崩塌的風險,恆大旗下資產出售給其他大陸企業,分拆過程可能長達數年,當中許多細節仍有待確定,即使未來恆大存活下來,規模也無法與昔日相比。
知情人士表示,在北京下令要求之下,約200個城市涉及恆大數百個建案,目前已成立特別工作小組,處理建案轉手事宜。地方政府將召集會計人員審查恆大於當地的資產狀況,並與其他房企商議如何完成這些爛尾建案。另外,成立執法小組,監測瞭解民衆的不滿情緒。
過去幾個月,恆大拆彈行動已經展開。報導提到,今年 9 月,恆大擁有盛京銀行20%股權已出售給國企瀋陽盛京金控投資集團,售價爲99.93億元人民幣(約臺幣430億元),恆大10月也賣出2架私人飛機,籌措逾5000萬美元(約臺幣14億元),本月則轉讓一家線上媒體的部分股權,估計籌措1.45億美元(約臺幣40.6億元)。
此外,爲鼓勵央企、國企承接恆大、佳兆業等房企的債務問題,傳大陸人行內部正考慮爲資金緊張的房企,開闢一條脫手資產項目的途徑,包括允許買家(國企)可以不會因爲收購房企債務後,反而影響自身的負債率,藉此讓買家願意配合協助接管房企資產。
消息人士表示,人行可能會選擇在根據槓桿率衡量收購方借款能力時,暫不考慮收購方接手相關資產時所需承擔的債務額。換句話說,爲部分房產開發商「提供一線生機,不再只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