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支持青年就業創業,企業招用這些人可獲每人1000元的補助

日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聯合發佈通知,提出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以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爲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企業,按照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

該通知在強化政策支持、鼓勵多渠道就業、提高服務效能和做好組織保障四方面作出指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每年募集不少於6000個就業見習崗位並給予補貼

通知明確,要強化政策支持,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合併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以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爲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企業,按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支出。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同時,支持國有企業擴大就業,激勵國有企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對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的工資總額難以滿足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的國有企業,經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或其他企業主管部門同意,統籌考慮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人數、自然減員情況和現有職工工資水平等因素,可給予一次性增人增資,核增部分據實計入工資總額並作爲下一年度工資總額預算基數。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此外,加大就業見習崗位募集力度,支持企業、政府投資項目、事業單位開展就業見習,更多開發科研類、技術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見習崗位。2024年起,北京市每年募集不少於6000個就業見習崗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剩餘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對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落實高定工資等政策

在鼓勵多渠道就業方面,引導基層就業,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適應基層治理模式創新需要,挖掘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基層就業機會,統籌推動鄉村振興協理員等基層服務項目實施。對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落實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高定工資等政策,暢通職業發展通道。

推動創新創業,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拓展大學生創業板功能,引導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源對接優質大學生創業企業。開展“創業北京”“京彩大創”“東昇杯”等創新創業賽事活動,發掘一批優秀創新項目,培育一批高校畢業生創業主體。

支持靈活就業,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對畢業離校兩年內初次就業爲靈活就業的北京市高校畢業生,給予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做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保障青年靈活就業合法權益。

招聘全年不間斷,將困難高校畢業生等納入幫扶臺賬

在提高服務效能方面,通知提出,要提升就業能力素質,啓動建立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站,整合國家級就業指導師、頭部企業HR、頭部人力資源機構職業指導師等多方資源,將政策、服務、崗位、指導等人社服務送進校園。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職業指導和求職能力訓練,組織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鼓勵企業對新招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羣體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進一步提高其職業技能水平,對符合規定的企業給予培訓補貼。

同時,實施先進製造業青年就業行動。開展先進製造業職業體驗活動,組織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參觀企業園區、車間廠房,感受工作氛圍,增強職業認知。歸集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崗位,加強數據比對,促進高效匹配,打包辦理支持企業吸納就業創業等系列政策。建立先進製造業企業集羣職稱評審“綠色通道”,賦予相關企業高層次人才舉薦權,推動具備條件的先進製造業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

全年不間斷開展招聘活動。開展“人社局長進校園”講形勢送政策活動,全年不少於50所高校。組織開展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暑期服務月、就業服務季等系列招聘活動,組織參加人社部百日千萬、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活動,爲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創造更多機會。廣泛運用直播帶崗、空中課堂、微課堂等新模式,推進線上線下一體服務。

開展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強化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幫扶,建立實名臺賬,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及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強化困難高校畢業生結對幫扶,加強與農業農村、殘聯部門信息共享,將困難高校畢業生、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等納入幫扶臺賬,制訂專項計劃,開展對接幫扶,針對性提供高質量崗位信息。

此外,做好組織保障方面工作,通知提出,要保障就業權益,依法查處虛假招聘、“黑中介”等違法違規行爲,規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大就業權益知識普及,在招聘會現場、服務大廳和相關網站發佈防範求職陷阱的專門提示、典型案例、維權警示和投訴渠道。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和校園招聘活動參與企業資質及崗位審覈,避免不合理招聘信息。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