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武夷山 張藝謀執導的“印象大紅袍”闖關港股IPO

《科創板日報》8月21日訊(記者 陳美)武夷山又有新動作。近日,武夷山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簡稱,武夷山文旅)、武夷山旅遊度假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武夷山旅遊)旗下公司——印象股份(870608.NQ)計劃赴港IPO。股權穿透顯示,印象股份實際控制人爲武夷山市國有資產運營服務中心。

作爲武夷山旅遊標誌性IP,印象股份於2017年掛牌新三板,之後計劃上市北交所,但近期卻與興業證券終止相關上市輔導協議。

隨着印象股份開啓港股IPO,國內景區類公司上市目的地從“內地”轉向“港股”資本市場。

2023年營收轉正,張藝謀導演的第五個印象作品

公開資料顯示,印象股份主營業務爲《印象大紅袍》大型實景山水劇,該劇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組成的“印象鐵三角”領銜創作,是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之後的第五個印象系列作品。

自2010年3月公演以來,《印象大紅袍》入選“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旅遊演藝案例” 。印象股份主要收入來源,爲該山水劇的演出,及運營門票收入。

營收數據顯示,2017年掛牌時,印象股份營收9520萬元,淨利潤2609萬元,之後業績保持穩定。2019年12月疫情之後,作爲受影響較大的文旅產業,印象股份營收開始走低。

2020年-2022年,印象股份出現虧損,每股收益分別爲-0.02元、-0.01元和-0.04元。2023年疫情結束之後,印象股份營收轉正並實現盈利,每股收益達到0.04元,毛利率提升至57.85%。

其中,《印象大紅袍》作爲演出主要來源,收入達到1.3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爲91.35%。

一位消費領域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作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武夷山與《印象大紅袍》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一方面,從山水劇本身來看,該劇將自然景觀、茶文化及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展現了武夷山的自然山水之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印象大紅袍》成爲當地文旅名片,推動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進一步打響武夷山水茶品牌。”

根據披露,截至2024年4月30日,《印象大紅袍》共演出近6000場,接待觀衆超800萬人次,銷售門票收入超10億元。

轉向“港股”市場,景區類企業上市難

作爲文旅行業的分支,印象股份歸屬“旅遊演藝”板塊。上述消費領域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景區類”大賽道來看,相關企業上市難已成爲近年來行業共識。

“一方面,多數景區類企業依然停留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上,依靠資源稟賦,以索道、觀光車等客運服務爲核心業務,沒有真正利用其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資源,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需要‘好故事’,多數景區類企業沒有深入挖掘、利用IP資源,因而對資本市場吸引力有限 。”

目前,旅遊演藝類上市公司已形成一定競爭格局:宋城演藝(300144)成爲頭部,其通過“主題公園+文化演藝”模式以及擁有多個成功旅遊演藝項目,佔據市場;山水盛典和三湘印象(000863)緊隨其後,品牌影響力使其領先行業。

華夏文旅集團、華僑城集團(000069)、長隆集團等,則通過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旅遊演藝經驗,在市場中佔據一定份額。國旅聯合(600358)、曲江文旅(600706)、麗江股份(002033)和鋒尚文化(300860)等規模相對較小,但也在市場中積極尋求發展機會。

該投資人認爲,旅遊演藝行業發展的真正難點,並不是創造一個演藝項目,項目的高投入、運維的高成本、回報的長週期,使得運營纔是真正的挑戰。

目前“旅遊演藝”類擬上市公司較少,此前“景區類”擬上市公司青都旅遊和鄂旅股份在2023年接連終止IPO;雲臺山旅遊、廬山旅遊、安徽天柱山旅遊等,則有消息傳出稱計劃籌備上市事宜。

不過,過往數據顯示,成功上市的景區類公司較少。2015年以來,成功上市的景區類旅企僅有九華旅遊(603199)、天目湖(603136)和西域旅遊(300859)三家。其中,九華旅遊闖關三次最終成功,西域旅遊則經歷了長達16年的長跑才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