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故事》催淚 陸票房飆破28億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海報。(取自豆瓣)

劉以豪與陳意涵主演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簡稱《悲傷的故事》)大陸上映8天,票房持續飆升。貓眼專業版統計,截至21日晚間8點,票房破6.1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臺幣28.71億元);院線業者看中該片帶動的「眼淚經濟」,21日排片量45.1%,超過好萊塢英雄大片《驚奇隊長》1倍多。

有大批網友表示看完《悲傷的故事》後「莫名被劉以豪圈粉了;對於該片在大陸的票房不斷走高,粉絲人數暴增,正在拍新戲《極道千金》的劉以豪21日表示:「很開心,很感動,很謝謝!入行10年,終於有作品被大家肯定看見,感覺真的好棒好酷,謝謝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夠很幸福、身體健康。」

定製雞湯 戳中情感軟肋

不少人對這部小成本、無流量明星、豆瓣評分僅4.6的臺灣愛情電影,居然能征服大陸觀衆感到訝異。

業者不諱言,對於女性觀衆而言,愛情電影是剛需,但2019年第1季、春節檔上映的數十部電影中,除了票房已達46.38億元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之外,幾乎都是喜劇當道,好不容易等到《悲傷的故事》,又是選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上映,觸動女性觀衆脆弱的心情,形成「定製的雞湯戳中情感軟肋」的概念,看片大哭的女性哭的不是主角的境遇,而是自己的戀愛經歷與心情,更有網友反應:「打動我的不是劇情,而是愛情。」

看電影要帶紙巾 引話題

該片票房不斷飆高,也與行銷策略有關。片方透過社羣平臺以「哭」爲主題進行病毒傳播,例如微博掀起「淚點集合」,熱議電影的各種哭點;話題「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要帶紙巾」連續數日穩居抖音熱搜榜第1名,有人拍下散場後,整排女觀衆仍在痛哭的情景,也有人捕捉一些走出電影院卻還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觀衆。

這些話題及影片激起網友及觀衆的好奇心,女性觀衆分享邊看邊哭的經驗也形成口碑,促使票房不斷上升,比同被歸類爲文藝片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幸福綠皮書》還多了2億元;即使3月22日預計有多部新片上映,院線仍爲《悲傷的故事》預排30%,讓該片成爲3月影市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