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郵15名學生舉報導師事件,最重要的那個細節被忽略了……
他們本應該是最倡導教育公平的人,
卻在親手砸了公平。
01
這幾天,
北郵15名研究生舉報導師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目前學校已發佈通報:
確認學生舉報內容屬實,
撤銷涉事教授的導師職務,對其停職處分。
02
事件看似得到了妥善解決,
但其中的一個細節被揭露,
這比師德不端更令人震驚和憤怒。
03
舉報材料裡有這樣一段:
鄭教授爲了孩子在中考中加分,
就派了兩名研究生,
替女兒參加科技創新比賽,
給女兒撰寫比賽需要的材料、報告。
但不可思議的是:
研究生做出的項目,
居然在初中生的比賽中輸了。
氣的鄭教授將他們罵得狗血淋頭。
但這真的是他們技術太菜,
還是自己的對手太強了呢?
04
我找出了一些
北京青少年科創大賽
中學組的獲獎名單。
腦卒中、蛋白酶、柔性機器人……
我們可能連一些課題名字都讀不順,
但這卻是中學生寫的論文。
我想這其中的潛規則,
大家懂得都懂。
這裡面或許真的有天才,
但你要說只有一個“鄭教授”這樣來搞分數的,
我打死也不相信。
這些唬人的課題和論文,
又有多少是來自於這些孩子背後強大的爹?
鄭教授很牛,
這些研究生也很牛,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
在他們背後還有更牛的人。
05
用虛僞的手段讓孩子在科技比賽中獲獎,
從而在升學的時候可以佔盡優勢,
這並不是特例。
但事實證明:
只要有鑽空子的機會,
魑魅魍魎就都出現了。
06
2020年,
雲南昆明一小學生
因爲研究癌症相關基因,
獲得科創大賽三等獎。
看了一下項目:
C10orf67在結直腸癌中的功能與機制,
這裡面涉及了
生物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等等
一個小學生,
怎麼可能寫出如此深度的論文?
後來調查顯示:
這位同學的爸爸,
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
他得獎的項目,
正巧是父親課題組的研究方向,
項目材料也是父親寫的。
一下子,
就真相大白了。
07
2018年,
河南一位高三學生,
爲了走自主招生,
發表了兩篇論文。
研究課題一個是計算機,
一個是天文學。
最終也確實因爲該論文,
通過了北師和中傳的自主招生初審。
但後來她的兩篇論文被曝涉嫌抄襲,
她的手段極爲聰明,
雖然文章內容雷同,
但充分利用了查詢系統的漏洞,
儘可能將查重率壓到查不出。
事情敗露後,
她的檢察官父親還在辯解:
“天下論文本就一大抄。”
08
還有杭州的一位高中生,
憑藉“輔助駕駛平衡自行車”項目,
以全球前十的成績,
斬獲大獎丘成桐獎。
衆多媒體跟蹤報道,
詳述了他歷經一年,
獨立完成編寫代碼、
做仿真實驗、
調試系統,
做出這堪比特斯拉的無人駕駛。
就在大家以爲又一個天才出現,
網友在淘寶上扒出了同款自行車。
塗裝都一模一樣的。
商家還提供了調試教程和開源代碼
甚至還有手把手教你二次研發的
教學視頻和相關資料。
09
有句話說的好:
無利不起早。
爲什麼孩子在如此繁忙的課業壓力中
還要去卷論文、卷比賽?
當然是因爲有利可圖。
青少年科創大賽,
只要拿了獎,
中考小升初都能享受升學紅利。
它也曾與高考加分、保送掛鉤,
獲一等獎的學生,
最高能加20分。
而在自主招生考試中,
含金量較高的競賽證書、
國家專利授權證書,
發表過的論文,
都是加分因素。
在普通人還在熬夜苦讀,
以爲這樣就能趕超他人時,
越來越多有資源有能力的家長,
不再單純跟你卷高考成績,
而是選擇了一條“捷徑”。
10
在這條捷徑背後,
也催生出了許多“產業鏈”。
論文代寫、代發、署名,
一篇碩士級別的論文價格
價格可達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除了論文外,
專利轉讓也是灰色地帶。
不少家長爲了給孩子申請學校,
會去購買專利。
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專利轉讓
將名字換成學生,
但可能被查到變更記錄;
另一個是直接申請
拿着現成的專利以學生名義申請,
不會查出,很安全。
價格上來說:
實用型專利3000以上,
發明專利高達2.5萬以上。
只要家長肯花錢,
孩子就是小小發明家。
11
有人說,沒必要對此發聲,
畢竟這種潛規則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且也沒什麼大不了,
畢竟能走這種渠道的孩子還是少數。
這本就是精英羣體的競爭,
好像也沒損害普通人的利益。
但我想說的是: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如果這種潛規則盛行,
真正影響的是整個國家和社會。
12
1979年,鄧爺爺爲青創賽的前身
題下了一句話: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
如今40多年過去了,
這句話,
又讓多少人羞愧難當?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已經舉辦了很多年。
國家開放這個政策,
原本的初衷是:
發現和培養一批,
真正有科研天賦的青少年,
作爲國家科技創新的後備人才。
可就是因爲這些蛀蟲的存在,
那些真正有才華、有天賦、
有理想、有抱負的孩子,
被擠了下去。
如果我們國家,
選上來的都是這種,
有錢、有背景、
但虛僞、造假、濫竽充數,
心術不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未來他們或許還會通過運作關係,
進入各行各業的高位,
掌握着更多的話語權,
這對國家來說是一場多麼大的災難?
13
這個事件,真正更讓我們憤怒的是什麼?
是背刺教育公平的,
卻是那羣教育工作者。
他們本應該把教育公平,
貫徹到每個學生身上。
但私下裡,
卻在利用知識鑽空子、走捷徑。
靠着那虛假的簡歷,
看似高大上的獎章,
搶走了別人的機會。
讓自己的子女走進名校,
讓那些沒背景、沒資源的孩子,
連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本應該是最倡導教育公平的人,
卻在親手砸了公平。
14
那些普通家庭的家長,
爲了供孩子讀書有多不易?
他們背井離鄉、勤勤懇懇,
也要供孩子一直把書讀下去,
不過是因爲他們堅信:
讀書是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
爲了能考上大學有多努力?
他們沒日沒夜地苦讀,
只是因爲,
高考是他們最後公平的機會。
如果教育做不到公平公正,
如果考試也要淪爲拼爹遊戲,
我想這纔是對普通人最大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