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郵教授孫松林:5G要進一步形成海陸空立體式的交通網絡

本站科技訊 4月15日,本站科技“5G未來沙龍”在線舉行,本次沙龍的主題爲“疫情大考後,5G+AI的新未來”。北京郵電大學教授、IEEE高級會員孫松林應邀作了“疫情與5G”的主旨演講。

孫松林介紹,5G技術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的典型應用表現在5G視頻直播、5G+遠程會診系統、5G遠程醫療小推車、5G防疫機器人、5G+熱成像技術等多個方面。在建設上創造了“中國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之外,武漢協和醫院、華西醫院和四川省衛健委均採用了5G視頻直播、5G+遠程會診系統,充分利用專家資源,病患在醫院也能說也受到專家診療服務,也減少了醫患直接接觸,有利於疫情防控。5G防疫機器人則承擔了簡單的醫護工作,有效降低了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和感染機率。而5G+熱成像技術在大範圍保山流動的車站、機場等區域場所使用,既能快速完成大量人員無接觸 測溫和體溫監控,也將數據準確快速實時回傳。

但孫松林也提到,疫情一方面讓大家看到了5G技術的應用亮點,也給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表現在產業鏈上,復工復產還沒有完全實現,5G元器件生產延期、物流力量被削弱,5G基建現場的管理施工也不暢,加之國際最大的行業盛會巴展也延期到明年舉辦,勢必導致許多新應用和部署隨之喪失機會,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創新方面,都會產生損失。不過他也相信,隨着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短期的不利影響也會化解。

2020年,是中國5G正式商用的第二年,孫松林的反思是,從本次疫情來看,對5G的剛需沒有得到突顯,即很多應用場景並非已經到了缺5G不可的地方。他認爲,5G時代,雲計算、大數據等各種技術一定需要互相融合和互相作用,形成一個海陸空立體式的內容豐富的交通網絡,在這方面,還需要挖掘和探索。

“未來5G可能的突破領域,一個是傳統制造業,一個是在線娛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孫松林分析,對於傳統制造業而言,由於成本高企,人口紅利消失,既使沒有疫情,轉型升級也是必然的方向,這樣一來,企業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需求相應提高,只是因爲疫情的到來,進一步突顯了這個壓力。

至於在線娛樂和在線教育,孫松林注意到的數據是,疫情+春節假期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流量,支撐了一些遊戲產品的日流水收入規模,他預計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遊戲行業的消費數據依然會不斷增長。而在線教育2019年的用戶數接近4億,加上教育政策上也有利好的背景,是一個發展前景可以看好的行業。

“在線辦公,不僅僅是工廠的事,包括在線辦公,很多公司都有在線打卡,能不能開發一個軟件,這也是智能化體現,未來這種普及會多起來和廣起來。”